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快速蔓延,正當世界衛(wèi)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為全世界抑制疫情拼搏的時刻,臺灣民進黨當局的政客們,卻在過去幾個月里在社交網(wǎng)站上不斷攻擊譚德塞和世衛(wèi)組織。臺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在社交媒體上公開辱罵世界衛(wèi)生組織“你有什么毛???”,蔡英文辦公室發(fā)言人黃重諺則在社交媒體上嘲諷譚德塞說“快把這家伙帶下去量個體溫吧!”“這是‘武漢腦炎’嗎?”臺“駐德國代表”謝志偉更用譚德塞的閩南語諧音諷刺譚德塞的“塞”字。民進黨把以往臺灣選舉抹黑、丑化政敵的方法搞到國際上來,無疑是在疫情最危急的時刻讓全世界看笑話。

在黑完譚德塞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后,綠營政客為刷存在感竟然又將腦筋動到中華航空身上,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指示應該要讓臺灣的航空公司“標志臺灣”,其原因竟是中華航空在運送醫(yī)療物資至全世界時機身上有“China”這個英文字,會讓外國人誤解。因此英文全名是“China Airlines”的中華航空立即成為被民進黨政客鎖定為“去中國化”的目標。蘇貞昌更沾沾自喜地以他在陳水扁時期擔任臺行政機構負責人時將“中正國際機場”去掉“中正”而改為“臺灣桃園機場”一事為例,說要讓全世界知道臺灣。如此行為有如時空倒轉,彷彿回到了陳水扁“去蔣”“去中”時期。

其實,民進黨搞“去中國化”“臺灣正名運動”,已不是第一回了。早在2007年,民進黨就曾讓三家公營事業(yè)單位改名,“中國石油”改為“臺灣中油”、“中華郵政”改為“臺灣郵政”及“中船”改為“臺船”。光這三家公營事業(yè)公司更名就花費了約1.5億新臺幣,當時臺灣行政機負責人就是蘇貞昌。現(xiàn)在又即將卷土重來開始“臺灣正名運動”2.0版,僅僅就是為了將有關“中華”和“中國”的部分全部除掉,這不僅將花費臺灣老百姓更多的納稅錢,更為嚴重的是將再次拉高兩岸對立。但可惜的是,現(xiàn)在的臺灣社會卻沒有一個能夠強有力制衡民進黨當局的聲音出現(xiàn)。
民進黨當局從攻擊譚德塞再到大搞“正名運動”,這一步步都是在將兩岸關系推向危險邊緣。疫情當下,還請島內(nèi)政客們多為臺灣普通民眾想想,而不是只知道為自己那些不切實際的政治利益打小算盤。
作者 羅鼎鈞(沈陽市臺商投資企業(yè)協(xié)會副秘書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