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引火燒身
早在3月2日,國臺辦發(fā)言人安峰山就表示,“美國會通過一系列涉臺法案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lián)合公報規(guī)定,我們堅決反對。”安峰山指出,我們也要正告臺灣方面,不要挾洋自重,否則只會引火燒身。
多維新聞網(wǎng)刊發(fā)題為《臺灣旅行法生效 蔡英文終成棋子》的文章。文章強調(diào),“臺灣旅行法”與2017年底簽署的“國防授權法”(NDAA)不僅難以給臺灣帶來實質的利益,反而會令其自我定位更加錯亂。蔡英文當局如果沒有意識到這種尷尬和危險,反而沉浸在虛幻的美夢中,則很難避免在未來某個時刻“棋差一著,滿盤皆輸”。文章表示,聰明如蔡英文,應該不至于混淆虛與實的差別;如果她不幸真的著了魔,相信臺灣民眾還是清醒的。
香港媒體中評社指出,美國已將中國作為主要戰(zhàn)略競爭對手,“臺灣旅行法”會給美中關系增添新的變量,成為美國牽制中國的又一工具。然而,這對夾在大國競爭之間的臺灣而言未必是一件好事。
紐約時報中文網(wǎng)則強調(diào)臺灣是特朗普手里的一張牌,并表示,臺灣是促進地區(qū)穩(wěn)定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紐約時報引用香港中文大學兼職教授林和立(Willy Lam)所言:“特朗普政府看來是在打臺灣牌,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
北京聯(lián)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李振廣曾表示,“雖然表面上美國插手臺灣問題程度越來越深,但臺灣當局想通過抱美國的大腿,尋求更大的安全感終究是幻夢一場。”李振廣說,“在重大的安全和國家利益面前,美國不可能為了臺灣一小撮‘臺獨’分子的‘臺獨夢’而把美國拖入災難的深淵。”
曾任美國前副總統(tǒng)切尼副國家安全顧問的愛達荷州共和黨主席葉望輝也曾表示,“‘臺獨’不要指望美國出面相挺。”這實際就是美國在臺灣問題的本質立場。(綜編/海外網(wǎng) 戴尚昀)
(綜合觀察者網(wǎng)、多維新聞網(wǎng)、日經(jīng)中文網(wǎng)等相關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