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全臺還在熱議嘉義的“中正大學”也得改名了,校方譏諷說“難道要改叫‘阿里山大學’嗎?”還有人酸民進黨干脆叫“水扁大學”,開設洗錢課程好了。
凡此種種皆是借機消費“二二八”歷史操弄“去蔣”,島內(nèi)罵聲四起,痛批民進黨假借“轉型正義”之名,竟一邊“反威權”一邊忙建立“新威權”,一邊喊“紀念和平”一邊又加劇族群撕裂,可笑又可惡。而島內(nèi)輿論更一針見血指出:蔡當局“去蔣”背后就是“去中國化”,試圖推動“臺獨”。臺媒亦怒聲疾呼:如此“紀念”,我們何時才能有和平?
蔣介石銅像拆拆拆 大半夜偷拆被批像做賊
蔣介石銅像遍布全臺,其存廢問題在島內(nèi)爭論不休,而每年“二二八”前后,在綠營掀起的“去蔣”浪潮,首當其沖的就是島內(nèi)各地的這些銅像。在綠營刻意操弄下,蔣介石銅像成為羞辱、泄憤的對象,破壞銅像行為屢見不鮮。
昨天凌晨,傳出高雄中山大學、高雄師范大學校內(nèi)的蔣介石銅像遭惡意破壞、潑漆;“二二八”當天凌晨,臺知名私立大學輔仁大學則有學生試圖鋸倒蔣介石銅像,聲稱“威權不值得留念,正視轉型正義”;前天,還有“獨派”人士拆銅像遇阻而占領車道癱瘓交通。
而一直以來,綠營執(zhí)政縣市政府也“踴躍”參與其中,2007年高雄市將全臺最大的蔣介石銅像肢解為100多塊,引發(fā)藍營強烈反彈。而臺南市長賴清德“去蔣”則“有質(zhì)有量”,據(jù)臺媒報道,目前臺南市公共空間的蔣介石銅像已全數(shù)移除。而拆移過程中,臺南常選擇大半夜動手,今年“二二八”前夕就連續(xù)兩天在夜間拆除新營、玉井的銅像,“偷偷摸摸”被批“像做賊”。
根據(jù)桃園市府觀光旅游局最新資料顯示,桃園大溪“兩蔣”文化園區(qū)的紀念雕塑公園內(nèi)蔣介石銅像,已經(jīng)從原先安置的218件“爆量”要沖破250件了,未來“收容”的“落難”銅像還可能繼續(xù)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