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4月22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楊思萍 張燕娟 實習生 尹嫵婧/文 陸軍航/圖)中國人品茶、愛茶,聲名遠播。近年來,兩岸間流行起了斗茶,是安溪的鐵觀音清香,還是臺灣的高山茶甘甜,兩岸茶商們總想來個“華山論劍”比個高下。只是,兩岸目前還沒有制定一個茶葉的統(tǒng)一標準,特別是沒有來自官方的可信版本,在這種情況下,怎么判斷茶葉的品質好壞?我們來聽聽兩岸茶商的意見。
遺憾:兩岸沒有統(tǒng)一茶評標準 眾所周知,臺灣的茶葉是由大陸移栽過去的,后來臺灣用機械化制作工藝,提升了制茶的效率,并使茶葉規(guī)?;a業(yè)化成為可能。兩岸茶葉雖屬同宗,但卻各自在發(fā)展過程中找尋到了自己的特色,如今,兩岸茶葉行業(yè)要對接,倘若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實在是好壞難辨。
廈門清雅源茶業(yè)董事長洪明楷告訴導報記者,作為第一家將大陸茶葉推廣到臺灣的大陸茶企,他們非常希望兩岸茶葉品質審評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尤其是來自官方的標準,這對推廣各自的茶葉來說很有幫助。
在采訪過程中,幾乎所有的業(yè)界人士都認同,斗茶比賽非常重要,越斗才能越促進兩岸茶葉品質的提升,可是斗茶就必須有衡量的標準?!爱斍懊耖g的兩岸統(tǒng)一審評標準,只是兩岸幾個茶企粗制的審評標準?!眮碜耘_灣的茶圣居茶葉董事長葉泓廷說,希望《海峽導報》能夠牽頭,將兩岸的茶商、茶企、茶農、茶葉協會、兩地的茶葉行業(yè)主管部門與專家學者等共同組織起來,共同制作一個兩岸的標準,最后由兩岸行業(yè)協會共同制定并由政府部門認可的茶葉審評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