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強賽中國男足戰(zhàn)平菲律賓隊,下輪迎來與敘利亞隊的“生死戰(zhàn)”
菲常意外?平局給國足敲警鐘
40強賽連勝馬爾代夫、關(guān)島之后,外界對國足的期望空前。10月15日晚,對陣菲律賓的第4輪比賽前,3分已被視作國足的囊中之物。但在這場比賽中,菲律賓的密集防守令國足進攻端踢得十分吃力,35腳射門未能轉(zhuǎn)化為一個進球。一場“意外”的平局,暴露了國足在進攻端的低效以及主帥里皮在排兵上的大意,也讓國足在與敘利亞的小組第一之爭中陷入不利境地。
復(fù)盤
35次射門一球沒進
這是中菲兩隊今年第3次交手。年初亞洲杯,國足3比0取勝,6月初熱身賽,國足又以2比0勝出。但回顧比賽可以發(fā)現(xiàn),菲律賓的實力一直在走上坡路。從0比3到0比2,菲律賓終于實現(xiàn)了對國足在國際A級比賽里的首次零封。
在菲律賓牢固的“鐵桶陣”面前,國足的進攻盡顯低效。統(tǒng)計顯示,國足全場35次射門,只有14次射正,菲律賓則8次射門4次打正。要論進攻威脅程度,菲律賓并不輸給國足。
國足的進攻低效還體現(xiàn)在控球率和角球數(shù)對比上。國足全場控球率達到58%,傳球成功率為85%(比對手高25%)。全場比賽,國足制造了7次角球機會和15次任意球機會,而對手僅獲得1次角球和12次任意球。
其實,國足進攻低效的問題在此前兩戰(zhàn)中就有所暴露,只不過被大比分贏球掩蓋了。對陣馬爾代夫,國足全場20次射門、10次射正,收獲5球;對陣關(guān)島,31次射門、16次射正,收獲7球。此役是國足在本屆40強賽中第一次踢逆風(fēng)球,一場意外的平局給球隊敲響了警鐘。
“球隊創(chuàng)造了很多機會,但同樣也浪費了很多機會,所以我們必須加強把握機會的能力。”經(jīng)歷了攻堅戰(zhàn)的失意苦澀后,主帥里皮賽后情緒不佳。
教訓(xùn)
鋒線調(diào)整須留后手
在前兩戰(zhàn)中,武磊、艾克森、楊旭包辦了球隊12個進球中的10個。對陣菲律賓,里皮依舊排出了鋒線三叉戟,但3人的表現(xiàn)沒有達到預(yù)期。
從位置來看,楊旭站在中路出任中鋒,艾克森和武磊分居兩側(cè)。楊旭背身拿球和做球能力明顯不如艾克森,面對密集防守很難為隊友創(chuàng)造插上機會。這樣一來,進攻就沒有了層次。
下半場后半段,里皮似乎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用謝鵬飛換下楊旭打邊鋒,艾克森被推到中鋒位置。但由于此前大范圍跑動消耗了太多體力,艾克森回歸中路后,沒有為球隊帶來太多改變。沒讓艾克森打首發(fā)中鋒,或許是里皮臨場指揮的一大失誤。
里皮的另一個值得商榷的決定是對韋世豪的使用。賽前公布23人參賽名單時,里皮將他排除在外,這一度引起媒體和球迷熱議。
此前兩戰(zhàn),韋世豪均替補上場。由于盤帶出眾,他能為國足提速,帶來節(jié)奏變化。面對菲律賓的密集防守,國足正需要韋世豪這種能突能射的球員改變局面,但里皮賽前的決定,令球隊陷入無攻擊手可換的尷尬境地。
接下來的40強賽,國足還將面對破密集防守的難題,這場平局的教訓(xùn)或許能讓里皮在選擇和使用攻擊手時更加靈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