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就羽壇佳話的“敗者之王” ●交手六代國乒的“游擊隊長” ●助力中日友好的“中國媳婦” 聊聊那些中國運動員的“老對手” 本報記者 劉 峣 馬來西亞羽毛球名將李宗偉宣布退役,中國球迷很是不舍。隨著這名國羽多年的老對手、老朋友告別賽場,持續(xù)了10多年的“林李大戰(zhàn)”故事也將畫上句號。 在中國體育的歷史上,像李宗偉這樣的外國對手并不多見。正如李宗偉所說,無論在中國還是其他國家比賽,都能聽到中國球迷的吶喊和鼓勵。 他是中國羽毛球最偉大的對手,也是中國球迷最熟悉的外國選手;他具備頑強刻苦的品質(zhì),也擁有謙遜低調(diào)的性格;更“加分”的是,作為華裔運動員,他能講流利的中文?;蛟S正是這些特質(zhì),讓李宗偉成為無數(shù)中國球迷喜愛和尊敬的老朋友。 40次“林李大戰(zhàn)”締造傳奇 一邊是李宗偉在退役發(fā)布會上哽咽落淚,一邊是林丹在微博上感慨“獨自上場,沒人陪我了”。“林李”長達14年的對話與傳奇,最令中國球迷津津樂道、依依不舍。 跨越4個奧運周期的“林李大戰(zhàn)”,早已成為世界羽壇的經(jīng)典。經(jīng)歷40次交鋒,兩人從場上的對手逐漸成為場下的朋友,為球迷留下了不少佳話。 2013年廣州世錦賽決賽,李宗偉因脫水導(dǎo)致體力透支,不得不放棄比賽。作為勝者的林丹并未大肆慶祝,而是與工作人員一同將李宗偉抬上擔(dān)架。事后,李宗偉說,兩人的感情已經(jīng)超越了對手。 2018年全英公開賽男單1/4決賽,林丹第28次也是最后一次擊敗李宗偉。比賽后,兩人互換球衣,隔網(wǎng)擁抱。那時,或許很少有人料到,這就是“林李大戰(zhàn)”的絕唱。 兩位偉大的運動員同處一個時代,既是幸運,也很殘酷。對李宗偉來說,雖然有“公開賽之王”的美譽,并連續(xù)350周排名世界第一,但從未拿到過世錦賽和奧運會的金牌。隨著職業(yè)生涯步入尾聲,一時瑜亮的兩人有了越來越多的理解“我已經(jīng)嘗試爭奪世界冠軍很多次,所以沒有什么可輸?shù)摹?rdquo;李宗偉說,自己跟林丹在場上是競爭對手,在場下是很好的朋友。 在李宗偉看來,自己和林丹就像是費德勒和納達爾,兩人相互競爭、相互促進,“沒有林丹,也不會有今天的李宗偉”。即使走下賽場,他的腦海中也總是想著與林丹的比賽,這種相互間的競爭促使他一直堅持下來。 “我們現(xiàn)在不再是對手了,但我們還是好朋友,我看到他如此努力,希望能夠在2020年奧運會賽場上看到他比賽。”李宗偉說。他也希望在未來能和林丹合作,共同推動羽毛球運動的發(fā)展。 追夢故事感人心 “既是偉大的對手,也是知己好友。”羽毛球前國手鮑春來這樣評價李宗偉。 除了林丹,李宗偉同鮑春來、蔡赟、諶龍等中國運動員都曾有過交手和交往。見證了他的一路艱辛和成就,很多中國隊員都同他成為了好友。 中國球迷為何喜歡李宗偉?除了同國羽的一段段佳話外,李宗偉的成長經(jīng)歷和抗癌故事,也讓很多人印象深刻。 祖籍福建的李宗偉,出生在馬來西亞檳城的小鎮(zhèn)。他的家境一般,父親是長途車司機兼油漆工人,母親是家庭主婦。從“小鎮(zhèn)青年”一步步成長為羽壇名將的“逆襲”故事,讓很多人深有感觸。 “敗者為王”,這是李宗偉給自己的自傳取的名字。盡管被稱為“千年老二”,但李宗偉從來都表現(xiàn)得很坦然。即便一次次同世界冠軍擦肩而過,他仍然在下一次整裝出發(fā)。 在去年的馬來西亞公開賽上,36歲的李宗偉在決賽中擊敗了世界排名第一的日本選手桃田賢斗。但在不久后,他就被查出患上了鼻癌。仍然懷揣奧運夢想的他經(jīng)過治療逐漸恢復(fù)訓(xùn)練,但最終還是因為健康原因無奈退役。 毫無疑問,即便離開賽場,中國球迷和中國球員仍將繼續(xù)關(guān)注和祝福這名“偉大的對手”和“知心的朋友”。 讓體育超越競技 在乒乓球界,也有陪伴了幾代國乒的老對手。 2016年,被中國球迷親切地稱為“老瓦”的瑞典名將瓦爾德內(nèi)爾正式宣布退役。生于1965年的“老瓦”,在近40年的乒壇生涯中多次獲得世界冠軍,被稱為瑞典乒壇的“游擊隊長”。從蔡振華、孔令輝、劉國梁到王勵勤、馬龍,瓦爾德內(nèi)爾同六代中國乒壇頂尖選手交鋒過,并屢嘗勝果,被視為中國乒乓球“最偉大的對手”。 雖然退役,“老瓦”仍時常來中國參加各類乒乓球比賽和活動。與中國乒乓球選手抗衡20多年,讓瓦爾德內(nèi)爾成了中國乒乓球隊最熟悉的人。在今年的匈牙利世錦賽男單決賽上,馬龍遭遇瑞典新星法爾克,劉國梁便搬出“老瓦”來激勵馬龍——“‘老瓦’說你從未在決賽中贏過歐洲選手,你等于隔空在和‘老瓦’打比賽,我們都在臺上看著你,是不是能戰(zhàn)勝瑞典人。” 這種“亦敵亦友”的關(guān)系,不僅連接了球員間的友誼,也讓體育運動超越了競技本身,成為了國與國之間友好的化身。在女子乒壇,福原愛就是這樣一位“福將”。 “第一次去中國練球是5歲的時候。我記得從來沒打過那么多球,第一次打完腿酸到睡不著。從那一年開始,每年的暑假都去訓(xùn)練一個月,讓我開始跟大家有了許多鏈接與感情。”從小與中國乒乓球結(jié)下不解之緣的福原愛,歷經(jīng)了王楠、張怡寧、丁寧、劉詩雯等“大魔王”的輪番考驗。雖然沒有傲人的成績,但一口流利的東北話和虛心求教的態(tài)度,為福原愛贏得了中國球迷和球員的“疼愛”。 更重要的是,因為這種獨特的身份,福原愛成為中日友好的使者。她曾寫下“中日友好”,也曾擔(dān)任日中文化體育交流年的親善大使。而她與中國臺北球員江宏杰的婚姻,終于讓自己如愿以償?shù)爻蔀?ldquo;中國媳婦”。 |
《中國經(jīng)濟與日本企業(yè)2019年白皮書》(海外網(wǎng) 王珊寧/攝) 海外網(wǎng)6月19日電 19日,中國日本商會在北京發(fā)布了《中國經(jīng)濟與日本企業(yè)2019年白皮書》。發(fā)布會上,中國日本商會會長、三井物產(chǎn)董事長小野元生表示,日本企業(yè)始終把中國作為世界上屈指可數(shù)的巨大市場來看待,在華日企將繼續(x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