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明:若沒打球或成考古學家
昨晚,在江蘇衛(wèi)視名人演說節(jié)目《說出我世界》中,姚明的亮相成為全場關(guān)注的焦點,他的“陪伴是最重要的慈善”宣言也引來很多人點贊。在接受專訪時, 姚明坦言退役后,用了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做公益和慈善。對體育明星紛紛入主娛樂圈,拍戲、上真人秀,姚明坦言演戲不是他的理想。對曾經(jīng)上真人秀的經(jīng)歷,姚明感嘆很累,以后再也不會上。
相關(guān)閱讀:姚明:娛樂圈不是我目標 表情包逗樂大家也不錯
談演說
看中這個獨特的溝通方式
[有情感的東西有眼神的溝通]
這次愿意再上電視,在《說出我世界》中亮相,姚明坦言看中了“演講”兩個字,“演講是一種很重要的溝通方式。它不同于很多其他的照本宣科,它有情感的東西,有眼神的溝通,能夠從話語的抑揚頓挫中聽出你對某一件事情的投入程度。這是我非??粗氐摹?rdquo;
節(jié)目中,姚明從自己的經(jīng)歷講起,“小時候我心肺功能不好,比較瘦弱,除了個兒高,在打籃球上沒有任何優(yōu)勢。那時候其實我不喜歡打籃球,我喜歡考古、歷史、天 文,我想當科學家。那時候打球只是為了做一個好孩子,聽父母的話。”姚明坦言從9歲接觸籃球開始,他一直接受著單調(diào)而艱苦的訓練。“但慢慢的,運動讓我變 得身體強壯,而且更加自信,到最后徹底改變了我的命運。當然,如果不去打籃球,我有可能會在某個山洞里默默無聞地考古。籃球改變了我,我覺得它也可以改變很多人。”最終姚明選擇了在退役后,以公益的方式通過姚基金教孩子們打籃球,讓籃球影響更多的人。
談籃球
希望有中國人的名人堂
[獎不重要,快樂是出發(fā)點]
籃球是姚明身上最重要的標簽。今年4月姚明正式入選2016年奈史密斯籃球名人堂,成為歷史上首位進入名人堂的中國人。在NBA,名人堂資格的含金量遠高于球衣號碼退役或者50大巨星之類的榮譽。對于球員來說,名人堂是除了冠軍戒指之外最好的認可。得知這個消息,姚明就激動地表態(tài),“我的名字能夠和奧尼爾、 穆托姆博、奧拉朱旺、德雷克斯勒、J博士和摩西·馬龍這些球員在一起,我很難用語言描述自己有多么幸運。”現(xiàn)在冷靜下來,姚明開始思考,“從那一刻開始, 我在想中國的名人堂在哪里?我們一點不缺乏歷史厚重,我們一點不缺乏體育精神,那些為體育做出巨大奉獻的前輩們,我們要為他們?nèi)ソㄒ凰颂谩?rdquo;
對職業(yè)生涯獲得過的每個榮譽,姚明坦言都很珍視,“這些榮譽都是別人對我的認可,我對此心存感激。”姚明同時認為獎不是出發(fā)點,“就像我們一開始打籃球,并不是去得冠軍或者怎么樣。我覺得一開始打籃球或者練體育只是為了快樂,我們應該記住這個最初的出發(fā)點。”
里約奧運將近,談到對中國男籃的期許,姚明說,“我希望他們找到自己的凝聚力,找到方式擰成一股繩。因為這一屆男籃非常非常年輕。并不希望他們在這一屆馬上打出什么樣的成就,但希望他們的未來非常好,因為有這屆比賽的經(jīng)歷。”
談公益
陪伴是最重要的慈善
[孩子說:打籃球比打架好玩兒]
對退役后的生活,姚明透露,“這幾年我的時間大概分三部分,學習、工作、做慈善,重點是我發(fā)起的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對慈善,姚明跟很多人的理解都不同,他認為慈善不僅僅是捐錢,更多的是切身的投入,是陪伴。
姚明舉了一個例子,2015年3月,他以姚基金支教志愿者身份前往四川一所鄉(xiāng)村小學支教,“在那里我和孩子們同吃、同住、同學習,生活了兩周。坦率講,盡管 這所學校前期做了不少安排,但農(nóng)村與城市巨大的差距還是讓我有一些不適。就拿生活中的小事——上廁所來說,我的韌帶曾經(jīng)斷裂,無法像正常人那樣深蹲。像我 這樣身高2米26,體重300斤,再加上韌帶不好,在學校里使用傳統(tǒng)的蹲廁對我而言極具挑戰(zhàn)性,所以學校特意給我弄了一個把手。每次,我的雙手都要牢牢抓 住前面的欄桿,否則后仰過去,后果不堪設(shè)想。”姚明坦承,那次支教是象征意義大于實質(zhì)幫助的。“雖然我只待了兩周,不敢說給孩子帶來多明顯的變化,但上次校長到北京和我說,家長們都很高興,說孩子們愛上了打籃球,放學不會出去闖禍了。最有意思的是有孩子說:打籃球比打架好玩兒。”姚明認為,慈善的付出不僅僅是你捐贈了現(xiàn)金或支票,更重要的是你拿出時間,“我們每個人唯一公平的就是所擁有的時間都是一樣的,而時間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資源。你付出了時間,跟他們 面對面通過眼神接觸,你會有更多感悟與收獲。所以我經(jīng)常跟朋友講,姚基金不單單需要你捐款,更需要你捐出時間來參與。”
姚明說做慈善和接受采訪是同一個道理,“比如我們其實可以電話采訪,為什么一定要面對面采訪。因為你可以看到我的眼睛,你可以知道我說的是不是真的,你可以看到我有 多投入。”在姚明看來投入時間可以做到眼對眼、面對面、心貼心,“這樣我們可以感受到互相之間的心理狀況,可以拉近距離。做公益最重要的是人跟人之間的距 離更加短,我們之間互相的價值觀更加接近。公益并不是為了捐錢。”
在公益這條路上,姚明說現(xiàn)在姚基金最想做的就是希望小學籃球可以越做越好,“最重要的是做出一個可以幫助更多人的、可復制的模板。”
京華時報記者 許青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