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冷 烈火烹油并購潮遭遇釜底抽薪 2016年起,烈火烹油的并購熱潮突然遭遇釜底抽薪。當年6月,著名“妖股”暴風集團11億元收購吳奇隆稻草熊影業(yè)、唐德影視7億元估值收購范冰冰愛美神影視公司等行為接連被證監(jiān)會否決。此外,共達電聲放棄41.2億元100%收購春天融合和樂華文化。Wind數(shù)據顯示,2017年影視資產重大重組無一過審。 在這些流產的并購背后,都能看到監(jiān)管層的影子。如去年10月證監(jiān)會發(fā)布的《證監(jiān)會再融資審核33條》中就明確提出,上市公司募集的資金 “用于影視劇拍攝的,相關劇本需按規(guī)定完成相關備案程序”。這次《問答》的出臺,監(jiān)管層從政策層面限制上市公司向影視、游戲兩大領域跨界定增,意味著中小影視企業(yè)很難再通過借殼上市的方式完成上市融資,同時非影視企業(yè)想通過收購影視公司進軍影視行業(yè)也變得更加困難。 監(jiān)管層的系列舉措,被業(yè)界解讀為要讓資本熱潮退燒,是要防止資金“脫實向虛”,要讓資本回流到實體經濟。 為何投資影視、游戲容易“虛”?除了以上提到的部分公司在跨界收購中的盲目、明星證券化過程中吃像太難看之外,影視、游戲行業(yè)業(yè)績波動大,業(yè)績增長缺乏持續(xù)性,也是政策收緊的原因。 應該說,影視股近年的表現(xiàn)很難配得上資本的熊抱。2016年,傳媒板塊開啟了從領漲到領跌的翻臉。據傳媒(申萬)指數(shù)的數(shù)據,2016年到2018年,傳媒板塊的跌幅分別為32.39%、21.41%和39.58%,甚至相較于2018年初,影視上市公司的股價大多有20%到50%的下跌。其中,唐德影視、華錄百納、文投控股等9家上市公司股價較年初已腰斬,跌超50%以上。 有多亂 1萬的道具報賬要10萬 此外,影視行業(yè)的投資亂象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在2018年上海電影節(jié)上,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曾提到影視圈鋪張浪費的現(xiàn)象——影視公司創(chuàng)始人“高消費、住高級賓館、開party、坐頭等艙”等個人行為傷害了投資人的感情。 一位上市公司制片人則私下抱怨,“劇組從上到下都有可能出現(xiàn)問題,買個道具報賬10萬,實際可能就1萬。這花的都是出品方的錢啊。還有誰愿意投?” 別說投資人,有些亂象連影視圈自己人都看不過去。2018年曝光的一段視頻中,導演陸川對《南京,南京》拍攝中的亂象吐槽:“一套路燈3500(人民幣),做18套,6萬多,就鏡頭一晃的事。現(xiàn)在砸進去900萬,(電影)還拍不了,拿來480萬,你兩天就給我花完了……”面對鏡頭,陸川感嘆:“流水(資金花費)的速度太快了,沒有人想著把龍頭擰緊,有人恨不得把池子砸了,水(錢)嘩的全流出來。” |
“我們有相當多的專利權,卻只能躺在賬上,無法盤活。原來公司的融資主要通過辦公房產抵押,甚至是個人住宅抵押來獲得。有了專利權質押融資,我們既可盤活無形資產,獲得更高的融資額度,又可借助政策補貼,降低融資成本。”廈門市拙雅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賴強省的一席話,道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