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立波 胡潔
當我們與財富、勝利、婚姻并行或博弈的時代,是中國的商業(yè)文明逐漸發(fā)育,傳統(tǒng)文化趨于沒落的時代。按照上個世紀的標準,我們也許算不上完美版本的好孩子,但我們努力在一個沒有秩序的世界里制造著規(guī)則,在一個應該奮斗的年齡將血與汗傾力奉獻。
作為經歷過淪落的天才,先生需要理性的支持;作為婚姻失敗的女性,我需要情感的撫慰。兩個有故事的成年人實現了勇敢的跨界:跨越對婚姻的畏懼;跨越對金錢的質疑;跨越對未來的猶豫。十年相守,靈魂聯袂,從此再無命運的輕慢與調侃。
“因為有了因為,所以才有了所以。既然已成既然,何必再說何必。”先生專門為我而作的歌曲《因為》,唱盡了我們曾經的故事與奇妙的相遇。因為有了因為,所以才有了所以。比讖語更讖,比禪語更禪。一切都是命運,一切自有安排。我們所有的付出和失敗,也許就是為了等待正確的相遇與美好的相守。
跌宕的生活豈不是一只巨大的篩子,它篩選著生活的智者,強者,篩選著人類的優(yōu)秀種子。是的,誰懂得了為什么生活,誰就能承受任何一種生活。
媒體是文化的前哨,我們雖然是市場經濟的先行者與受益者,但也是傳統(tǒng)文化與商業(yè)規(guī)則的恪守者與捍衛(wèi)者。當網絡時代突然降臨,它以幾無底限的破壞力顛覆著無形與有形的一切。在一個媒體失卻把關人,人人都可能成為暴民的今天,我們的奮斗,連同我們的情感,頻頻被變異為帶腥味的八卦,和網絡上定期發(fā)作的“丑聞”。
一個夜晚,溫州的朋友圈轉發(fā)了一封關于我的帖子,通篇充滿惡毒的誹謗,將我的故事演繹為不堪入目的版本。更加荒誕的是這個帖子后面,竟然還跟著商業(yè)廣告。這是什么東西,是網絡世界的怪胎?還是商業(yè)時代的魔鬼?當人性被網絡攪肉機綁架,我們除了心碎 還會碎掉什么!
是我們出了問題?還是時代出了問題?
旅居紐約,觀察到在美國求學的青年人,他們的問題不是學習成績,而是跨文化的溝通能力。與一個時代,一個族群的溝通,不僅考量著他們,也同樣考量著我與先生這樣一代人。
生活就是生活,沉重到可以吞噬到所有輕松。片刻的痛苦,也許只因為我是女性??吹礁傔x中的希拉里,她真正的強勢來自陪伴在身邊那個叫克林頓的男人。無比幸運的是,當謊言以跳梁小丑的方式出現的時刻,我的身邊永遠守衛(wèi)著一位叫波波的幽默大師。
世界再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文化交際圈。先生曾說:距離你最近的人,決定著你的幸福與成敗。我與先生就是這樣的伙伴,而且是兩個最好的小伙伴,以24小時永不分離的狀態(tài),旅居于世界的角角落落。見識不同的風景,理解不同的文化,結識不同的朋友。我們學會永遠不被哪一方的言論影響,也學習著以愈加寬容和開放的心態(tài)面對一切。
“當你功成名就,你會有一些虛假的朋友和一些真實的敵人,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取得成功;如果你找到了平靜和幸福,他們可能會嫉妒你,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快樂。”這是偉大的特蕾沙修女的話,我深以為然。
我們是誰,也許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以我們的方式,與這個時代相處,與這個世界對話,在尋找自己的旅途上成為最好的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