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的標準該用在哪里?”這一問題必須時刻懸在帶兵人心中。我們必須確立一個思想,對一般性工作的要求一定要適度,絕不能事事上升到打仗的標準。請關注今天出版的《解放軍報》的報道——

打仗的標準該用在哪里
■姜雪偉 江雨春
隨著春節(jié)的臨近,某連排練文藝晚會開場舞進入沖刺階段,由于指導員要求高,反復摳動作細節(jié),常常熬至凌晨一兩點鐘,不少官兵叫苦不迭。
“大家要拿出打仗的標準,一定能攻克春晚這個難關!”指導員的動員不容置疑,官兵只好硬著頭皮繼續(xù)排練,直至精疲力竭。在第二天的訓練中,連隊官兵精神不振,結果被訓練監(jiān)察組發(fā)現后通報批評。
在營里的議訓會上,指導員被點名批評,他的做法讓連隊的戰(zhàn)士很是不解:晚會的目的是給官兵帶來歡樂,如果過分追求高標準,甚至想著出彩頭、爭面子,只會給官兵帶來更大負擔。
過去,不少帶兵人習慣凡事都對下屬說:要以打仗的標準去落實。會議講稿,動用大伙反復推敲,再三修改;迎接檢查,刷地除草、全員出動,標準堪比五星級酒店……如今,這樣的問題依然存在,甚至變種繁衍,令人深省。
“打仗的標準該用在哪里?”這一問題必須時刻懸在帶兵人心中。在實際工作中,除訓練外還有很多事要做,樹立一個標準固然重要,但如果凡事都以打仗的高標準去要求,勢必會沖擊和影響中心工作,最終損害戰(zhàn)斗力。
我們必須確立一個思想,對一般性工作的要求一定要適度,絕不能事事上升到打仗的標準。各級主官要敢于對空耗官兵精力的任務說“不”,真正讓基層把更多心思放在練兵備戰(zhàn)上,以打仗的標準專心謀打仗、鉆打仗、練打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