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聽完王凱的報告,郎洪東的臉上已掛滿淚水。全家人一直在尋找的救命恩人,應該就是這位師長和他率領(lǐng)的官兵。郎洪東與妻子商定,盡快找到王師長,當面表達對救災官兵的感激之情。
這一天很快到來。2008年6月30日,中央電視臺舉辦迎“七一”暨抗震救災文藝晚會,王凱和郎錚一家同時受邀出席,并相聚在央視的舞臺上。
那一天,郎錚雖是第一次見王凱,但一點不怯生。當王凱伸出雙臂時,他高興地撲入王凱懷中,親昵地摟著他的脖子,溫暖的畫面給無數(shù)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晚會結(jié)束后,通過王凱,郎洪東很快聯(lián)系上救郎錚的紅軍師某裝甲團官兵。
彼時,裝甲團官兵仍奮戰(zhàn)在災區(qū)一線。接到郎洪東打來的電話,團長唐保東很意外:“什么?‘敬禮娃娃’是我們團救出來的?”
看到通過手機彩信發(fā)來的照片,唐保東仍拿不準:照片中除一名干部外,其他救援者全是背影。不過,當他找來登有組照的報紙,發(fā)現(xiàn)救援時間、地點都對得上。
“一定要核準!”唐保東安排作訓參謀白楊民、組織股長梁偉拿著照片全團查找。
團衛(wèi)生隊士官查萬軍看到照片,一眼就認出來:“我給他包扎的傷口,左前臂!他是坦克二連班長陳德永、修理連班長安貴榮、戰(zhàn)士陳龍一起從廢墟里救出來的!”
再問陳德永、安貴榮和陳龍,他們的回答是:他們在曲山幼兒園的廢墟中救出來好幾個孩子,救出后就交給后送組送往救護點,不記得有沒有這個孩子。
找到擔負后送任務的一營戰(zhàn)士李帥、趙興滿,得到的答復是:“當時忙成一團,擔架一上肩就趕著往救護點送,小孩敬沒敬禮,誰也沒注意……”
犯愁之際,有人靈機一動:每件迷彩服的紋路都不相同,可以按圖索人!
一個、兩個、三個……通過這個辦法,照片中救援郎錚的幾名戰(zhàn)士陸續(xù)被確定。
在確認“敬禮娃娃”就是他們救出的之后,裝甲團官兵的心從此和郎錚緊緊連在一起。聽說郎錚還在西安住院,陳德永、李帥專門前往看望。細心的陳德永還兌現(xiàn)當時的承諾,買了一雙漂亮的運動鞋送給郎錚。
重逢
災后重逢,讓紅軍師官兵與郎錚一家從此結(jié)緣。
2009年5月,在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紀念日到來之際,王凱代表紅軍師官兵回訪北川,其間專程帶著一些玩具和學習用品,看望了郎錚一家??吹嚼慑P傷勢已基本恢復,王凱十分欣慰。
10年來,王凱的崗位幾經(jīng)變化,但他始終掛念著郎錚。他時常給郎洪東打電話,了解郎錚的健康和學習情況。最近5年,他先后3次到北川看望郎錚??吹嚼慑P一天天長高,臉上始終洋溢著笑容,王凱十分高興。他說,從郎錚身上,他看到了北川的希望。
唐保東、白楊民等裝甲團官兵也與郎錚一家保持著聯(lián)系。得知郎錚因為在廢墟中掩埋的時間較長,有些懼怕黑暗,唐保東曾專門抽時間到北川看望他,鼓勵他向解放軍叔叔學習,做勇敢的小男子漢。
在解放軍叔叔和父母的鼓勵引導下,郎錚漸漸戰(zhàn)勝了內(nèi)心的恐懼。2013年蘆山發(fā)生地震時,他不僅沒有害怕,還積極參與學校和北川組織的公益活動,為地震災區(qū)奉獻愛心。
在郎錚心中,解放軍是最親的人。震后一周年,郎錚和“芭蕾女孩”李月等受邀到裝甲團駐地做客。郎錚再次見到救他的幾位叔叔,他將自己親手制作的幾幅泥畫送給他們。李帥還抱著他登上威風的坦克,那天他開心極了。
時光流逝,幾名救援郎錚的戰(zhàn)士先后退伍,郎錚一家和他們的聯(lián)系一度中斷。今年3月,郎錚向父親提出要找10年前救他的解放軍叔叔,他在作業(yè)本上寫下這樣一段話:“你們是我的救命恩人,卻在救出我后,抹抹汗,馬不停蹄地去拯救另外的生命。而我,只能用一個微不足道的敬禮,來表達我對你們的敬意……眨眼間,10年過去了,我多想再與你們見一面,哪怕一分鐘,一秒鐘。解放軍叔叔,你們在哪里……”
尋找恩人的消息發(fā)出后,郎錚一家很快根據(jù)知情人士提供的線索找到了陳德永、李帥、趙興滿等老兵。
電話里,郎錚和叔叔們聊得十分開心。他說,期待與幾位叔叔再次相聚,到那時,他一定再給叔叔們敬一個禮。
郎洪東告訴我們,如今郎錚已是初中一年級學生。他學習努力,成績優(yōu)異,熱愛運動,先后被市區(qū)評為“優(yōu)秀學生干部”“三好學生”,是所在學校評選的“最美少年”。
郎錚說,他一直有一個夢想,希望將來能當一名解放軍,像救過他的叔叔一樣,以實際行動報效祖國和人民。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少年已懂得敬禮的真正意義。(劉勵華、鐘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