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上帝之杖”的威力也有被夸大的嫌疑。有人說其威力堪比小型核武器,能夠摧毀地下上百米的掩體。但實際上,稍有物理常識的人便知道,僅靠其動能根本無法和哪怕最小的戰(zhàn)術核武器相提并論。另外,其對地下目標的鉆透深度是和自身彈體長度相關。洲際導彈、遠程導彈的再入彈頭速度都不小,但迄今為止,沒有一種彈道導彈的彈頭是純粹的重金屬桿,一些專門的鉆地彈道導彈,也是在很長的鉆地彈頭內部,填充足量炸藥,最終依靠炸藥的化學能消滅目標。
對于此次一箭20星,還有分析認為這代表中國分導式多彈頭技術的一種新成果。不過,一名熟悉相關領域技術的專家表示,在和平年代,鑄劍為犁的多彈頭彈道導彈可以改造為運載火箭實施一箭多星的發(fā)射任務。但多彈頭技術與一箭多星技術之間并不能畫等號。分導式多彈頭對小型姿態(tài)控制發(fā)動機、可以在空間多次重復啟動的推進系統(tǒng)、高精度的慣性導航系統(tǒng)、高精度的再入系統(tǒng)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如果彈頭采用核裝藥的話,還要考慮到核彈頭的小型化技術。
【環(huán)球時報特約記者 鹿 鳴 本報記者 劉 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