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lián)社稱,普天間基地位于沖繩群島宜野灣市中央,是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在日本最大規(guī)模的武裝直升機機場。日本政府打算將這一軍事設(shè)施從人口稠密的宜野灣市遷至相對空曠、位于名護市的邊野古沿海地區(qū)。美國媒體稱,普天間基地事件遠非“遷址”那么簡單,該計劃無異于在邊野古地區(qū)建設(shè)一座全新的多用途基地,落成后或成為上世紀50年代以來美國在日本本土建造的第一座大型基地。
高度密集的外國駐軍難免讓當?shù)孛癖姼械讲贿m。媒體稱,除了不安全感外,民眾從情感上也很難接受自己的家園被美國人“占據(jù)”。根據(jù)當?shù)厝嗽V求,該美軍基地應(yīng)該“徹底搬離沖繩”。翁長雄志正是因為竭力反對“遷址”計劃于去年11月當選縣知事,其堅決果敢的執(zhí)政風格得到不少美日媒體稱贊。美國《福布斯》雜志刊文稱,僅從遷址一事的立場上看,65歲的翁長雄志也許稱得上“全日本最勇敢的人”,“在日本,還有誰能像他一樣,毫不退卻地和日本政府、囂張跋扈的日本右翼、‘親安倍派’的日本媒體以及美國國防部等多方勢力叫板?”他當選沖繩縣知事前,擔任過4任那霸市市長。分析認為,他“挑戰(zhàn)”中央政府的勇氣可能來源于多年的基層工作經(jīng)歷。
也有輿論對沖繩縣政府的“勝率”表示擔憂。共同社稱,日本政府不少政要認為“勝券在握”,號稱只要此事對簿公堂,政府“沒有輸?shù)目赡?rdquo;。也有人認為,如果此事長期得不到解決,反對運動有可能從沖繩一處蔓延到全國,屆時安倍政府壓力更大。
沖繩地區(qū)的美軍基地多達幾十處,總占地面積相當于沖繩主島的1/5,當?shù)孛儡婑v軍人數(shù)多達5萬人。這些軍事設(shè)施歷史上屢次遭到當?shù)孛癖姷目棺h,地方政府認為它們嚴重阻礙了當?shù)氐慕?jīng)濟活動。據(jù)統(tǒng)計,這些軍事基地對當?shù)厣虡I(yè)活動的貢獻不到5%,為當?shù)鼐蜆I(yè)市場的貢獻僅為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