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火種又在瀏陽大地上點燃。湘贛邊界的秋收暴動正在籌劃之中。9月11日,秋收暴動的工農(nóng)隊伍打進了醴陵,接著又攻進了瀏陽。李貞帶領(lǐng)黨支部的同志立即投入戰(zhàn)斗,策應部隊,打擊敵人。眼見游擊隊的實力不如敵人,她突然心生一計。她想,瀏陽鞭炮享有盛名,燃放起來好似槍聲,何不借此迷惑敵人呢?于是,她找來一個煤油桶,在桶里放起鞭炮來,那噼噼啪啪的聲音,果然嚇得敵人狼狽逃竄。
工農(nóng)革命軍開赴井岡山后,白色恐怖又一次降臨瀏陽河兩岸。瀏東游擊隊正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成立了。劉少齡任隊長,顏啟初任黨代表,李貞任士兵委員長。開始,游擊隊只有幾個人,兩條槍,其余則是鳥槍、馬刀、梭鏢。但他們以大圍山、連云山為依托,與不斷來犯的敵人巧妙周旋,堅持武裝斗爭。
游擊隊日益壯大,國民黨當局大為震驚。湖南軍閥何鍵命令周翰帶領(lǐng)一個團,同時糾集當?shù)氐膱F防軍、聯(lián)防軍,向瀏陽撲來,發(fā)起了冬季“圍剿”。
李貞帶領(lǐng)游擊隊依靠有利地形,勇敢頑強,擊潰了敵人一次又一次沖鋒。第二天傍晚,槍聲稀疏了。隊長考慮李貞懷有四個月的身孕,便讓她和幾名游擊隊員先行撤離陣地。
李貞說:“我是共產(chǎn)黨員,應當讓地方干部和群眾先撤。”
突圍的同志剛下山,就遭到敵人的瘋狂掃射,除一名游擊隊員和幾名地方干部群眾突圍成功外,其余同志都壯烈犧牲。
天黑了下來,敵人燃起火把搜山。李貞臨危不懼,帶領(lǐng)游擊隊員頑強抵抗。子彈打光了,就搬起石頭朝敵人頭上砸去。從后山偷偷爬上來的敵人迂回包圍過來。李貞和幾名游擊隊員退到了祖師巖的懸崖上。
“抓活的!”“抓活的!”敵人的嚎叫聲不絕于耳。眼看敵人就要攻上來了,李貞對僅剩的4名游擊隊員說:“不能讓敵人捉活的,往下跳!”話音剛落,她第一個縱身跳下了萬丈深淵。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李貞清醒過來。她發(fā)現(xiàn)自己被卡在崖邊的樹叢中,腹中的胎兒已經(jīng)夭折了。在兩名幸存的戰(zhàn)友的攙扶下,李貞咬著牙堅持走了五六十里路,終于逃出敵人的包圍,回到了游擊隊。
1934年8月,蔣介石調(diào)集130個團的兵力對湘鄂川根據(jù)地發(fā)動第三次“圍剿”。這時,紅二、六軍團已經(jīng)完成了策應中央紅軍長征的任務,于11月中旬踏上了萬里征途。
李貞是懷著身孕開始長征的。一路上,她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忍耐著各種惡劣環(huán)境帶來的重重困難,跨過了金沙江,又渡過了大渡河,翻過了雪山。在過草地中,李貞懷孕七個月的孩子早產(chǎn)了。病體還沒有恢復,又沒有充饑之糧,孩子餓得啼哭不止,沒等走出草地,這可憐的小生命就夭折了。而李貞由于產(chǎn)后沒能休息,再加上傷寒病的侵襲,永遠失去了生育能力。
母愛獻給烈士遺孤
李貞和丈夫甘泗淇終身未育,但他們撫養(yǎng)了20多個烈士遺孤,把偉大的母愛無私地奉獻給了孩子們。
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任八路軍120師后勤部長的陳希云,在生命垂危時對幾個年幼的子女放心不下。李貞安慰他說:“你安心治病吧,家里的事我們這些老戰(zhàn)友會幫助照顧好。”隨后,她把陳希云的大女兒陳小妹接到家里,從上小學、中學、大學,一直到參加工作,體弱多病的陳小妹,在李貞慈母般的關(guān)懷照顧下健康幸福地成長,后來考上了解放軍外語學院,成為部隊的技術(shù)骨干。
朱一普是苗族老紅軍朱早觀的女兒。朱老1955年病逝后,李貞和甘泗淇就把朱一普接到家里撫養(yǎng)。朱一普患胃病,李貞特地定了份牛奶,對她進行“特殊照顧”,鼓勵她養(yǎng)好身體,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個對國家對人民有用的人。
這些烈士的后代相聚在李貞家,每次吃飯都要擺上二三桌。星期天和節(jié)假日,李貞還抽空帶孩子們?nèi)タ措娪?,逛公園,大家庭里充滿了溫暖,其樂融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