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4月3日報道,有跡象表明,烏克蘭將在未來一個月前后發(fā)起攻擊。
新的西方武器正陸續(xù)運抵烏克蘭,它們可能被證明對發(fā)起攻擊至關重要,例如德國“豹”-2坦克和美國掃雷車。數千名新兵正在新組建的進攻部隊接受專門的訓練。烏克蘭軍事指揮部指示精銳部隊退出東部在巴赫穆特及其周邊地區(qū)最激烈的戰(zhàn)事,以便全力投入到即將到來的戰(zhàn)斗中。
報道稱,這場戰(zhàn)爭打了一年多,烏克蘭軍人表現出堅韌。但這種堅韌是以高昂代價鑄成的。這個國家犧牲了數千名富有經驗的軍人。
新的烏克蘭戰(zhàn)役一旦來臨,那將是對其軍隊重整裝備和重新建營能力的考驗,同時需要保持之前反攻中使其獲得優(yōu)勢的動力和機動能力。
挑戰(zhàn)是艱巨的。烏克蘭軍官將不得不精心策劃炮兵、步兵和裝甲車攻擊,這些行動要穿過俄羅斯戰(zhàn)壕、坦克陷阱和雷區(qū)。在南部,俄羅斯部隊自去年11月被逼退赫爾松地區(qū)以來一直在建防御陣地。具有較強生存能力和火力的西方坦克對于鏟除這些陣地將是至關重要的。
在俄羅斯去年“入侵”烏克蘭之前,烏克蘭有一支約26萬人的常備部隊,并迅速擴充到了約100萬人。據西方估計,在過去一年里,傷亡的烏克蘭軍人約有10萬人。烏克蘭方面尚未透露它將投入多大規(guī)模的兵力進行這次反攻。
據認為,烏克蘭計劃在克里米亞附近的黑海和亞速海南部海岸一帶發(fā)起攻勢,或者尋求在東部頓巴斯地區(qū)的戰(zhàn)斗中讓俄軍蒙羞——或者雙管齊下。
不過,成功并非確定無疑。盟國在運送武器方面拖拖拉拉,而且士兵們不得不利用速成訓練掌握攻擊戰(zhàn)術。
美國外交政策研究所軍事專家羅布·李說:“要在短時間內學習的東西很多。”
報道稱,突破塹壕和穿越雷區(qū)的武器裝備已經就位,但數量是否足夠尚不清楚。
有分析人士說,至少在開始階段,反攻成敗很可能取決于是否能穿越大片雷區(qū)。要做到這一點,烏克蘭將依賴其蘇聯時期武器庫中極其普通但至關重要的掃雷車。它從撤退的俄羅斯人手里俘獲了一些,現在又收到了西方提供的一些掃雷車。
俄羅斯軍隊擁有大量的反坦克和反步兵地雷,其中有些配備有使排雷工作復雜化的餌雷。
為反攻做準備已付出了代價。在巴赫穆特持續(xù)數月的戰(zhàn)斗中,俄軍通過打消耗戰(zhàn),把烏克蘭疲憊不堪的士兵逼到了極限。烏克蘭方面一直竭力避免上當,部署了國土防御部隊并推遲了換防。
有軍事專家說,在反攻中,烏克蘭很可能在一條狹長的前線地帶發(fā)動密集炮擊,緊隨其后的就是排雷小組和坦克進攻。
報道稱,準備讓新兵代替陣亡、受傷和精疲力竭的士兵的工作已經進行了數月。數以萬計的新兵在歐洲和烏克蘭境內接受了訓練。
但是,烏軍士氣正變得越來越低落。在最近的十幾次采訪中,在巴赫穆特附近陣地上或在街頭戰(zhàn)斗后稍作休息的士兵,對暴力的規(guī)模和死亡人數之多感到沮喪。
在烏克蘭軍隊重建方面,最引人注目的例子之一是,內政部重新組建了被摧毀了的亞速營。
(來源:參考消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