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和國際原子能機構達成延長監(jiān)測核活動協(xié)議的第二天,伊朗核問題第五輪談判5月25日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啟動。第一天的會談之后,美伊雙方談判代表均表示“談判氣氛積極”,伊朗首席談判代表阿巴斯·阿拉格齊甚至透露,希望能在未來幾天達成最終解決方案。
美伊是否真的正在接近達成協(xié)議的談判終點?有分析人士指出,鑒于伊朗將于6月18日舉行新一屆總統(tǒng)大選,美國拜登政府若想搶在伊朗保守強硬派卷土重來之前重返伊核協(xié)議、阻止伊朗“去美元化”,那么留給美國的時間和空間都已不多了。
第五輪談判可能是最后一輪
“在維也納舉行會談的目的,是促使美國返回伊核協(xié)議,并確保各方充分和有效執(zhí)行該協(xié)議。”當?shù)貢r間5月25日,歐盟談判代表團發(fā)言人艾倫·馬頓在結束第一天談判后向媒體表示,伊核協(xié)議第五輪談判的目的是為達成協(xié)議找到共識。
美伊間接談判始于4月初的奧地利維也納,由歐盟及2015年伊核協(xié)議其余簽署方共同進行調解。談判核心仍集中在兩個焦點上:伊朗承諾采取步驟限制核計劃;美國、歐洲和聯(lián)合國解除對伊制裁。
對于第五輪談判的前景,美伊雙方5月25日均釋放了較積極的信號。白宮發(fā)言人珍·普薩基說,美國在維也納與伊朗進行第五輪間接談判,表明外交努力取得了進展。伊朗首席談判代表阿巴斯·阿拉格齊也表示,前四輪維也納談判取得了相對進展,希望能在未來幾天達成最終解決方案。
為進一步創(chuàng)造談判氣氛,伊朗近期主動釋放善意。目前伊朗有18個核設施和其他9個地點處于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監(jiān)督之下,但監(jiān)測核活動協(xié)議已于5月23日到期。就在外界擔心此事生變之際,伊朗駐國際原子能機構特使5月24日表示,伊朗已通知該機構決定將監(jiān)督協(xié)議延長一個月至6月24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格羅西24日對伊方決定表示了歡迎。
不過,伊朗外交部發(fā)言人賽義德·哈蒂布扎德25日提醒說:“延長協(xié)議是一個不會永遠存在的機會,美國應該抓住這一機會。”一位匿名伊朗高級官員也向路透社表示,伊朗總統(tǒng)哈桑·魯哈尼同意延長監(jiān)督協(xié)議時限,是希望美國取消對伊制裁,“這是最好的積極時機”。
同樣對談判前景感到樂觀的還有俄羅斯和中東地區(qū)國家。中東地區(qū)一位外交官25日向路透社透露,有參與核談判的西方官員稱,“本周將在維也納宣布一項協(xié)議,闡明伊朗和美國為取得進展所作的承諾”。 俄羅斯駐國際原子能機構代表25日也說,與伊朗的第五輪談判可能是最后一輪。
談判形勢與伊朗大選密切相關
美伊雙方之所以對維也納第五輪談判都寄予厚望,與伊朗將于6月18日舉行的第十三屆總統(tǒng)大選密切相關。
2013年,以溫和務實著稱的魯哈尼獲改革派支持上臺,之后他致力于與國際社會對話,改善伊朗與美歐的關系,并在2015年與伊核問題六國達成歷史性的伊核問題全面協(xié)議,這也助他在2017年成功連任總統(tǒng)。但美國特朗普政府2018年退出伊核協(xié)議、恢復和追加對伊朗制裁,以魯哈尼為代表的伊朗溫和改革派受到了國內強硬保守派猛烈攻擊,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對伊核協(xié)議的態(tài)度也發(fā)生變化。今年拜登新政府上臺后,美方雖多次表示有意重返伊核協(xié)議,但卻遲遲不愿在解除對伊制裁上松口,美伊深陷“伊朗先恢復履約還是美國先解除制裁”的僵局之中。因而,正在進行的美伊談判進程,對伊朗今年大選走向、對拜登政府重返伊核協(xié)議之路都將產生重要影響。
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教授王晉5月26日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指出,從伊朗內政部公布的7人候選名單看,溫和派候選人全軍覆沒,入圍的7人分屬于保守派或強硬派,區(qū)別在于萊西的保守程度更大,伊斯蘭革命衛(wèi)隊出身的幾位候選人強硬程度更強一些。雖然不排除有溫和派候選人補錄進候選人名單的可能性,但王晉認為,伊朗溫和派參與今年大選的機會已非常小。
保守派在伊朗大選中似乎勢不可擋。但王晉分析說,保守派上臺也不意味著伊朗就會與美國徹底撕破臉、與美國完全對立,只是他們的對美立場會更趨強硬,談判對話難度較溫和派可能會上升。當然,保守派上臺后如何施政,首先還是會受到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節(jié)制,以及視具體情況而論,并不是說他們一定會保守強硬到底,一味反美。
來自以色列的阻力不可小覷
除了要與伊朗保守派搶時間,拜登政府要想爭取伊核談判取得積極突破,還必須破解來自以色列的阻力。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5月24日表示,不管有沒有伊核協(xié)議,以色列都將竭力阻止伊朗獲得核武器。此前他也曾告訴拜登,美以需要做的就是“擊垮試圖威懾美以的對手”,美國不需要通過任何形式去遵守伊核協(xié)議。內塔尼亞胡甚至威脅說,如果美國執(zhí)意重返伊核協(xié)議,以色列會單獨行動,轟炸伊朗核設施也不是沒可能。
此前,在美伊談判的多個可能取得關鍵成果的時間節(jié)點,以色列曾接連轟炸伊朗核設施、貨船和油輪。5月7日,美伊在維也納啟動第四輪談判,并傳出美國即將“解除對伊制裁具體方案”的消息后,以色列在5月10日對巴勒斯坦加沙地帶發(fā)起軍事行動,目標直指受伊朗支持的哈馬斯,此舉敲打白宮、阻止美伊和解的意味確定無疑。
有分析稱,在巴以沖突剛平息之際,美國國務卿布林肯5月24日迅速到訪以色列,表面是為巴以問題斡旋,實際上可能是為穩(wěn)住以色列,盡可能消除“美伊和解”來自以色列方面的阻力。
(記者 陳小茹)
(來源: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