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微博)12月3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魏文/文 楊靖/圖)父母平時不僅要為生活奔波,還要為孩子操心。當孩子的表現(xiàn)達不到他們的要求時,一些父母會不停地在孩子耳邊嘮叨。因為嘮叨,親子關(guān)系產(chǎn)生摩擦,父母不開心,孩子也覺得別扭。
父母嘮叨,孩子該怎么面對?讓廈門科技中學的心理老師高亞席為我們支幾招。
講述
聽嘮叨成了“必修課”
小彬(化名,初一男生)
我知道,從小到大,爸爸媽媽不僅要為生活奔波,還要為我操心。為了我的成長,他們做了很多事情,給了我很多關(guān)愛。從內(nèi)心來說,我很感激他們,也很愛他們。
爸爸媽媽也很關(guān)心我的學習,可是我發(fā)現(xiàn),他們對我的鼓勵,有時反倒成了一種壓力。雖然有人說有壓力才有動力,可我不喜歡這樣的壓力。特別是媽媽,聽她的嘮叨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課”,有時會讓我煩不勝煩。
比如,每天上學前,媽媽就要交待:“上課要認真聽講,不懂的一定要問老師??!”放學回家,媽媽就會問:“今天在學校表現(xiàn)怎樣?老師有沒有表揚你……”都是這些話,我的耳朵都快聽出“老繭”了。
有時,回到家里我很想先看會兒電視放松一下,比如,看看我特別喜歡的動畫節(jié)目,可媽媽總是不時地在一旁嘮叨:“你的作業(yè)寫完了嗎?沒寫完可要抓緊??!”
有耐心時,我會跟她說“先看一會電視就做作業(yè)”,沒耐心時,我就會忍不住頂撞她:“為什么不可以先放松一下再做作業(yè)???我自己的事情自己會安排好!”
媽媽的嘮叨,經(jīng)常讓本來興致勃勃的我變得無比沮喪和壓抑。媽媽為什么就不能說一些有新意的話題?媽媽為什么就不能感受一下我的心情?我也知道,媽媽嘮叨的本意是為了我好,可我有時還真的聽不進去,甚至還會覺得反感,覺得她麻煩多事,還把我當幼兒園的小朋友來管。
家有嘮叨媽,我到底該怎么面對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