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雕刻好的水仙花球(左),與盛開的簡易盆景水仙花形成對比。新華網(wǎng) 肖和勇 攝
手轉(zhuǎn)動著花球,漳州市水仙花研究所所長張益強看得入神。片刻之后,老張舉刀,穩(wěn)準狠地切入球莖一側(cè)。頃刻間,鱗片紛飛,悄然落地??痰对谒种?,像是生了魔性,刀鋒閃過的須臾,藏在花球中的芽體漸次“現(xiàn)身”。每次刻花,張益強的神情就會變得格外專注,似乎這世上只剩下雕刻一事。
這是“開蓋”,水仙花雕刻的第一步。原本完好的花球,失去了光鮮的“顏面”。張益強開玩笑說,水仙花雕刻技藝,其實是一門“搞破壞”的美學和手藝。雕刻師把“破壞”做到極致,水仙花才愈發(fā)千姿百態(tà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