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微博)4月21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郭欽轉(zhuǎn)/文 張偉華/圖)“80后”女生小梅(化名)高校畢業(yè)后參加應聘本校輔導員考試,花8萬元向一名“能人”買來所謂的應試考題,結果考試中沒有一題命中。
4月17日,這名所謂的“能人”黃某(男,35歲,薌城區(qū)人)因涉嫌詐騙罪被薌城公安分局刑事拘留。
不過法律人士提醒,考試作弊,本身就是一種欺騙的行為,考生應端正態(tài)度,踏踏實實走好以后職場的每一步。
買來的考題一題都沒命中
去年6月,漳州龍海的“80后”女生小梅(化名)從漳州市區(qū)某高校畢業(yè),打算參加應聘本校輔導員崗位的考試。
為能夠成功應聘,小梅通過朋友王某打聽到了一名“能人”黃某。黃某稱自己以前做過該校領導的駕駛員,并承諾只要給他10萬至15萬元的酬勞,就能保證小梅就職該校輔導員。
當年的六七月份,小梅通過王某分兩次將35000元和45000元交到黃某手中,用于黃某所說的“找關系”。之后,黃某給了小梅一些筆試和面試的題目,稱這是今年該校輔導員應聘的考題,只要小梅把這些考題做熟做透,準能考上。
應聘考試的筆試當天,小梅滿懷信心地進入考場,結果卻發(fā)現(xiàn)黃某給的題目竟然一題都沒有出現(xiàn)。由于小梅把考試復習的側重點都押在了黃某提供的試卷上,疏于復習其它內(nèi)容,筆試成績不理想,沒有獲得面試資格。
此后,小梅對黃某提出了質(zhì)疑,黃某稱會再想辦法幫其找“后備名額”,并承諾將收到的8萬元如數(shù)退還。結果,過了快一年,“后備名額”沒有,錢也沒還,小梅這才意識到遇上騙子了,選擇了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