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微博)2月14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曉琪 實習生 蘇冬明)他,哥哥、弟弟同時遭遇車禍,卻選擇留守在新疆教學;他,天天站在木壘醫(yī)院手術臺上,老父親摔破頭了也無法親自伺候……
近日,漳州市援疆工作座談會召開,導報記者有幸走近他們,傾聽他們援疆的感人故事。
“當時真的很無助。”這是漳州援疆教師莊耀雄,在獲悉哥哥、弟弟同時遭遇車禍后最直接、最真切的感受。
那是2014年11月16日,莊耀雄的哥哥、弟弟騎著摩托車從漳州市區(qū)返回平和。在文峰路段,摩托車壞了,兄弟倆把車停在路邊,哥哥拿工具幫忙修車。誰知,不幸卻發(fā)生了:一輛小面包車撞上了在路邊修理摩托車的兄弟倆。后經(jīng)調(diào)查,是小面包車的司機低頭看手機,打錯了方向盤,導致了事故的發(fā)生。
“一聽到哥哥、弟弟被撞,我多想馬上回去?!鼻f耀雄說,但學生的期盼,讓他選擇繼續(xù)堅守崗位。
莊耀雄所在的木壘縣是新疆最東邊的縣,從木壘縣回到漳州需要3天的時間。同時,他所支教的學校硬件設備在逐步完善,但教學設施仍比較落后,整個學校只有兩間多媒體教室。當時他擔任的是三個班級共130多名學生的地理老師。他所教的高一學生即將進行期末統(tǒng)考,他放心不下學生們的功課,擔心臨時換了老師會影響學生們的聽課效率,便選擇了留守。
其實,這只是眾多漳州援疆人員的一個縮影。
會上,木壘縣委副書記、漳州援疆指揮長簡洪坤介紹,一年來,漳州分指揮部在做好項目援疆、產(chǎn)業(yè)援疆、人才援疆和智力援疆的基礎上,結合木壘縣實際,創(chuàng)新實施“十大對接”項目。這在全疆19個省市援疆隊伍中尚屬首創(chuàng),受到自治區(qū)、昌吉州和各大媒體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