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2月20日訊 據(jù)福州日報報道 近日,市政府公布了第九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胡也頻故居等12處入選。在第九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評選中,革命文物是最大亮點和保護重點,胡也頻故居、廣東會館、潮江樓、高蓋山烈士墓園4處革命文物提升為市級文保單位。

市民在馬尾潮江樓紅色教育基地參觀。記者 張人峰攝
19日,伴著綿綿細雨,記者來到位于烏山南麓道山觀弄1號的胡也頻故居,看到這里已被開辟為胡也頻紀念館,胡也頻生平事跡展正在這里展出,以圖文、實物等展品向人們講述這位“左聯(lián)”烈士的事跡。前來參觀胡也頻故居的市民陳東生說:“聽說胡也頻故居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周末便來此參觀。胡也頻犧牲時才28歲,他是我們福州的驕傲。”
此次被公布為第九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潮江樓,位于馬尾前街177號,是福建省級革命歷史遺址、福州市級革命歷史紀念地,為福州籍黨的早期領導人、中國工人運動杰出先驅、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首任主席王荷波從事革命活動的重要舊址。1926年,福建革命歷史上著名的“馬江會議”在此召開。
如今,這里已被辟為廉政教育基地,展出了王荷波烈士的生平事跡,相關負責人介紹:“潮江樓現(xiàn)已成為我市引導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傳承紅色基因、永葆政治本色的重要場所。”據(jù)了解,近年來,馬尾還在中小學組織開展“眼中、文中、影中、心中的王荷波”系列活動,讓青少年接受沉浸式紅色廉潔精神洗禮。
始建于清光緒年間的廣東會館,是當年旅閩粵人所建,為其鄉(xiāng)人集會之所。昨日記者在探訪中看到,廣東會館現(xiàn)位于倉山區(qū)第二中心小學校園內,會館門額上有“廣東會館”四個大字,門口掛有“福州道德講堂”的牌匾。倉山區(qū)委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廣東會館如今已被辟為福州道德講堂示范點,定期舉辦國學、非遺、節(jié)俗等文化講座,并開展讀書會、詩會、古琴會、筆會以及文旅結合的相關研學活動。
此外,高蓋山烈士墓園現(xiàn)已被辟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福州“紅色家底”深厚。去年,國家文物局和福建省文物局正式核定公布福建省首批革命文物名錄,我市不可移動文物120處、可移動文物118047(件套)榜上有名。市文物局委托相關部門編制的《福州市紅色文化生態(tài)保護開發(fā)規(guī)劃》也已由市政府發(fā)文實施。“市文物局將以第九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為契機,持續(xù)做好紅色文化的認定、公布、管理、保護和修繕工作,加強對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管理,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福州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吳聿建說。(記者 吳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