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祭掃林則徐墓。(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供圖)
保護傳承>>
保護工作獲郭沫若肯定
幾十年來,福州始終高度重視林則徐墓的保護工作。
1958年,著名詩人、歷史學家郭沫若親臨林則徐墓進行歷史考證,考證的結(jié)論是確切無疑。郭老對能在軍事要地中如此完整無損地保存林公陵墓,給予了充分肯定。
1961年5月10日,林則徐墓被列為福建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并先后于1961年11月、1985年6月、1995年10月進行了三次保護性修繕。
1988年1月,國務(wù)院公布林則徐墓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2月,福建省人民政府《關(guān)于公布國家重點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二批)保護范圍的通知》,明確林則徐墓保護范圍以三面駁岸為界,墓前以路為界。
2014年,在福州市文物局指導(dǎo)下,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委托安徽省文物保護中心開展了《林則徐墓文物保護規(guī)劃編制》工作。
目前,林則徐墓的保護不僅受到了省市文物部門的高度重視,而且得到福建省軍區(qū)官兵們的守護,并成為部隊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豪言壯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民子弟兵。
每年,林家后裔都會前往林則徐墓舉行祭拜活動。
專家點評>>
賢者終得安享靜謐
點評人:福建省文史館原館長、文史專家盧美松
林則徐是從福州走出去的中華民族偉大愛國英雄。他一身正氣,自17歲踏上仕途后,近40年間,歷宦14省,先后任監(jiān)察御史、按察使、布政使、河道總督及巡撫、總督,兩任欽差大臣。服官治事,謹飭嚴整,忠國利民,不忘初心。他為官勤勉,事必躬親,宵衣旰食,從無懈怠。即使在蒙冤戍邊之時,仍致力治水,受命勘墾,遍歷南疆墾區(qū)。復(fù)職后,仍帶病驅(qū)馳。林則徐的功勛、勞績和品格受到了萬眾景仰,百姓頌之為“林青天”,皇帝贊之曰“官聲頗好”。
林公享有世界性聲譽,其墳塋先后被列為省級、國家文物保護單位。今逢盛世,賢者終得安享靜謐。 (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