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及時處理交通違法將影響二次用車
純電動共享汽車如何保證用電和出行安全?共享汽車平臺如何應對用戶駕車過程中產生交通違法記錄處理?這些更是讀者關心的重中之重。
該平臺運營商客服工作人員介紹,只要用戶關注微信號后,下載APP。點擊立即用車,就可以顯示就近網點尋車、租車。正常情況下,電量在40%以上的車輛,可保證市民的1小時用車,電量在60%以上,可保證市民日租用車。車輛100%電量可以行使200公里左右。
用戶訂車后,有5分鐘時間來尋車,如超時則開始計費,建議明確大概車輛點位后下訂單,如找不到車,請及時取消訂單。使用結束后,可前往任一網點還車。
記者了解到,用戶用車過程中產生交通違法記錄后,交警部門會將相關交通違法信息告知平臺,平臺會通過用戶的APP賬戶、短信及電話等方式告知用戶,用戶收到通知后,應及時前往交警部門處理,否則用戶將無法進行下一次的用車。涉及違章查詢時間問題,退款需從最后一個訂單算起,15-30個工作日退還。
另外,車輛在路面上發(fā)生事故怎么辦?該平臺工作人員介紹,每輛車都在保險公司投了全保,用戶在用車過程中發(fā)生事故或出現(xiàn)人員受傷情況,相關理賠費用將由保險公司支付。目前該平臺處于內測階段,停車費用由用戶先繳納,平臺將以用車儲值金的形式返還相應的金額并存入用戶的賬戶。
共享汽車有待進一步完善
目前,“共享汽車”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民眾買車、養(yǎng)車的成本高,城市停車難等問題,激發(fā)了民眾尤其是擁有駕照但卻沒有車的人對“共享汽車”的需求。
不過,受訪中,也有不少市民表示“不太方便”,因為要到指定的停車場取、還車,不能隨地還車,成為不少用戶反映的“痛點”。另外,“共享汽車”數(shù)量有限,供不應求也將可能導致很多用戶想用車時無車可用。
“相比共享單車成為新的投資風口,不斷刷新融資額度,同為共享經濟的分時租車雖然入市已久,卻鮮為人知,且市場投放量也沒有明顯增長,顯然,它目前不被投資者看好。”福州一汽車行業(yè)業(yè)內人士表示,目前電動汽車市場還相對較小,光是充電樁的普及問題就需要很長時間來解決。
“公共充電樁數(shù)量直接決定了新能源車的使用方便程度,進而影響到車輛投入的數(shù)量,甚至在私家車的推廣上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很多風投資金都在觀望,它們已經投給了自行車,卻還不敢投到新能源車上。”這位業(yè)內人士表態(tài),“公共充電樁的建設,既要靠政府在政策、法規(guī)等層面的推廣和保障,也要靠社會各方在資金上的投入。”
另外,分時租賃運營商的資質是否健全,是否合法,也有待進一步規(guī)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