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尾村村規(guī)“三個其一”拒外嫁女子女于門外
“我們四處奔走,就是要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我們不想當‘二等公民’。”朱平說,類似她們的情況極具普遍性。在這樣傳統(tǒng)觀念的村民自治的作用下,村民本能地維護自身利益,而拒絕外嫁女的子女分薄福利,外嫁女以及外嫁女的子女常常被娘家村“拒之門外”,村委會對她們“另眼相看”。
對此,鳳尾村黨支部書記陳順解釋,早在2015年8月13日經村民代表會議通過,對年滿55周歲、符合條件的對象發(fā)放人均300元/月的老齡生活補助。由于歷史原因,原有一部分外嫁女結婚時未能將戶口搬至城區(qū),以及一部分外嫁女因孩子就學問題等,戶口仍留在本村,且數量很大,其戶口掛靠子女的數量也很多。
陳書記堅持認為,其一,在土地征用時,村里已將征地款(每畝6.05萬元)金額發(fā)放,包括村提留的部分也一并發(fā)放,沒有保留;其二,按照農村傳統(tǒng),外嫁女相關待遇應將戶口搬至男方居住地享受;其三,該村外嫁女戶口仍在本村,以及其掛靠的子女數量很大?;谝陨先c考慮,經村兩委研究,并多次召開村民代表大會表決,才通過“外嫁女子女一律不能享受村集體福利補助待遇”的規(guī)定。
此外,也有一些村民認為,村里的福利就這么多,如果外嫁女子女一起分走部分福利金,那么村民本身分到的不是就更少了?因而不同意外嫁女子女一起享受福利。
外嫁女子女告贏娘家村卻遲遲難享“娘家福”
鳳尾村方面以“村規(guī)民約”為由,沒有讓這些“外嫁女子女”享受與其他村民同等的福利待遇,引來不少人的熱議。盧女士、朱女士等村民代表認為,鳳尾村委會存在歧視婦女的行為,明顯違反了《物權法》、《村民組織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等男女平等的相關規(guī)定,并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權益,于是在去年年初向連江縣人民法院起訴,該院對此案進行了公開審理。
法院查明:盧女士系連江縣鳳城鎮(zhèn)鳳尾村村民,戶口、居住生活在該村溫麻路87號,納入該村新型農村醫(yī)保及社會保障體系。同時,當事人還提供戶口簿、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證、福建省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籌資收款收據、福建省新農?;钇诖嬲?、福建省社會保障卡、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及雙方提供的鳳尾村村小組村民代表會議簽到表、鳳尾村會議記錄等認定的證據材料。
法院審理認為,盧女士作為外嫁女的子女,戶口在鳳尾村,居住、生活在該村,且納入該村新型從村醫(yī)保及社會保障體系,是該村的村民,具有該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應該與該村村民享受同等的村民待遇。而連江縣鳳城鎮(zhèn)鳳尾村民委員會于2015年8月13日召開村民代表會議所作出的決定中“外嫁女的子女一律不享受(集體福利待遇補助金)”的內容具有歧視性,與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國家的政策向抵觸,侵害了盧女士的合法權益。法院判決撤銷村委會以上內容規(guī)定。事后,被告對此未提起上訴。
“我們官司雖然打贏了,但是外嫁女子女卻難享受到村組福利。”盧女士告訴記者,官司雖然判贏了,但鳳尾村村委會以“法院沒有明確判決支付給你們福利金”為由,拒不支付給他們2014年、2015年、2016年每人每年1000計3000元的村組集體福利待遇補助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