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領事館舊址
臺海網11月28日訊 (海峽都市報記者 闕文龍 張超暉 文/圖)煙臺山歷史風貌區(qū),素有“萬國建筑博覽會”的美譽,街巷里那些老洋房,至今還被不少老福州津津樂道。這些建筑如今可好?昨日,記者進行了探訪。
規(guī)劃部門透露,煙臺山歷史風貌區(qū)規(guī)劃范圍內,還留存有近百幢西洋老建筑,其中9處文物保護單位。包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為安瀾會館;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包括石厝教堂、中國同盟會福建支部舊址(獨立廳);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包括天安堂舊址、思萬樓、魯貽圖書館、美國領事館舊址、俄國領事館舊址、真武廟。另有幾十座優(yōu)秀近現代老建筑。
獨立廳同盟會福建支部舊址
記者尋訪的第一站是“獨立廳”,這座白色外墻西式建筑,位于倉山區(qū)梅塢路57號,建筑門上的牌匾“獨立廳”為孫中山親筆題寫。昨日,記者尋訪獨立廳時,這里正在舉辦《倉山老洋房圖片展》。
據介紹,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鄭祖蔭等人組織“橋南公益社”,以發(fā)展體育、查禁鴉片、義務救火等活動作掩護,建立組織、宣傳革命,當年鼓吹民主革命的《建言報》就是在這里創(chuàng)刊的。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后,該社團成為中國同盟會福建支部,策劃政治、軍事行動。1912年4月,孫中山先生到福州曾在此發(fā)表演說,并題寫了“獨立廳”的牌匾。
1983年,獨立廳列入福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與鄰近的匯豐銀行福州分行一同保護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