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人找到了。”7月19日上午7點17分,經(jīng)過徹夜搜尋,泉州雷霆救援中心隊員終于在泉州少林寺附近的山間巨石堆中找到已經(jīng)走失兩天的安阿婆。

老人在巨石堆中被發(fā)現(xiàn)
據(jù)參與搜救的泉州雷霆救援中心隊員林先生介紹,7月18日晚7點多,救援中心接到市民求助電話,稱一位86歲的老阿婆走丟了。老人最后出現(xiàn)在監(jiān)控視頻中的時間是7月17日下午4點多,當時老人往泉州少林寺上客堂右側(cè)樹林方向行走,之后未在下山各出口監(jiān)控中發(fā)現(xiàn)。
接到求助電話后,雷霆救援中心迅速組織了28名隊員、3條搜救犬與老人家屬一起進山搜尋。
“我們隊員兵分三路,從老人最后出現(xiàn)的位置開始地毯式搜索。”林先生說,不過當時天色已晚,山里光線非常差,而且那片山林比較陡峭,蚊蟲很多,搜索工作進行得很艱難。大家找了一個通宵,附近的山林都走遍了,還是沒能找到迷路老人。然而,大家并沒有放棄。
7月19日上午7點17分,雷霆救援中心隊員鉆進一處巨石堆搜尋時,終于在巨石后方發(fā)現(xiàn)迷路老人。當時老人坐在石頭堆里,由于脫水、饑餓,精神有些恍惚。
“快把老人抱出來,快打120……”救援人員將老人抱出巨石堆,抬到車輛可以進入的位置。雷霆救援中心負責人傅志江說,隊員們徹夜搜尋非常辛苦,但很值得。
家屬李女士介紹,老人姓安,今年86歲,平時住在晉江青陽。7月17日下午,老人從晉江安海搭車回青陽,沒想到竟然跑到泉州少林寺。然而,當時家人并不知道。17日晚7點多,家人到老人的住處時才發(fā)現(xiàn)人不見了。
“我們通過定位發(fā)現(xiàn)老人的手機信號出現(xiàn)在泉州少林寺附近。”李女士說,家屬急忙向晉江公安報警求助,并組織親朋好友展開搜尋。警方提供的監(jiān)控視頻顯示,老人于7月17日下午3點17分進入少林寺,下午4點多還在寺內(nèi)出現(xiàn)過,不過后面就不見了。“17日晚上10點17分,老人還接電話說了幾句話,但說不清具體位置,到了晚上11點,電話有接通,不過那時她已經(jīng)說不出話了。”
老人的手機雖有定位功能,但并不精確。17日晚,安阿婆的20多名家屬就連夜展開搜尋,“少林寺周邊我們都找遍了”。
18日白天,有一支救援隊伍來幫忙搜尋,無果。18日晚7點多,老人家屬向泉州雷霆救援中心求助。
“最后找到老人的那處巨石堆我們也找了很多遍,誰也沒想到她竟然在年輕人都很難過去的石頭堆里。”李女士說,那堆巨石距離老人最后出現(xiàn)的位置只有兩三百米。老人獲救后被送到泉州市第一醫(yī)院治療,目前身體狀態(tài)良好。(記者 陳明華(圖片由雷霆救援中心提供))
相關鏈接
如何預防老人走失
老人走失主要分為三種情況:第一種是老年人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特別是老年癡呆癥患者,這種情況子女要多加看護,如果照顧不好,老人很容易走失。第二種是老人記憶力減退,特別是“空巢老人”,日常生活單一,無人照顧,走失了一時很難知道。再加之年事已高,在情緒緊張的狀況下,往往記不起家人的聯(lián)系方式,也表述不清楚家庭地址,一旦迷路很難找到回家的路。第三種是異地投奔子女的老人。老人初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加上語言不通,很容易出現(xiàn)走失的情況,這部分老人在走失的人群中占不小比重。
那么生活中,該如何有效防止老人走失呢?子女平時除了多關愛、照顧老人外,更要注意老人的一些異常表現(xiàn),一旦發(fā)現(xiàn)老人對周圍的事物失去興趣、易發(fā)脾氣時,要帶老人到醫(yī)院檢查,要讓老人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此外,家中老人有一定精神障礙,或短期內(nèi)出現(xiàn)記憶力急劇下降的情況,以及高齡老人,還可以采取如下預防措施。
1.制作身份掛飾品。在老人的手鏈、掛墜等飾品上,刻下老人的個人信息、家人的聯(lián)系方式。
2.可以給老人佩戴安裝有精準定位設備的手機、手環(huán)等,便于老人走失時定位。
3.強化老人的記憶。平時要經(jīng)常教老人記住家人的電話或工作單位,或記住戶籍所在地的具體地址,或記住家周圍的標志性建筑,如大商場、市場、學校、公園或小區(qū)名稱等。
4.平時關心老人,掌握去向,讓其熟悉周邊環(huán)境及一些標志性的建筑物,并多給老人拍一些近期的生活照。
5.外出購物、游玩或在比較擁擠的公共場所,應與老人牽行,還要告訴老人在和家人失散時應該在原地等待,不要到處亂走。(明華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