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起是郝思哲、爺爺奶奶、弟弟、邵華、父母(受訪者 供圖)
臺海網(wǎng)9月9日訊 據(jù)泉州晚報報道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個講臺,舉起的是別人,奉獻的是自己……”郝思哲出生在吉林松原,5年前和妻子邵華來到泉州師范學院任教。他家從曾祖父開始,一脈傳承,四代6人從教,被評為2021年度泉州市“教育世家”。
一脈傳承 四代從教
今年41歲的郝思哲現(xiàn)為泉州師范學院體育教師,其曾祖父、祖父、祖母、父親都是教師。
郝思哲的曾祖父郝鳳桐是自辦私塾的教書先生,學生都是村里的窮孩子。他的祖父郝明修,受私塾“師道尊嚴”精神的影響和對先生職業(yè)的敬仰,于1949年加入教師這一行業(yè),并和同樣是教師的祖母李敬組成家庭。他的父親郝學杰,是家中獨子。受子承父業(yè)思想的影響和家庭環(huán)境的熏陶,他十分珍惜教師這一“啟智開化,正人律己”的職業(yè),心無旁騖地在松原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任教12年,后調入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第五中學任教。
受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高考填報志愿時,郝思哲選擇了東北師范大學,并如愿被錄取。在大學里,他認識了如今的妻子邵華。邵華的母親也是扎根農村四十余年的老教師。相同的家庭背景和環(huán)境,讓他們有著共同的語言、共同的志向,畢業(yè)后,兩人都成為老師。
夫妻南下 扎根泉州
郝思哲畢業(yè)后在東北石油大學任教,開始教育工作生涯,并在工作崗位上繼續(xù)提升學歷,2009年取得碩士學位。妻子邵華與他同校、同年畢業(yè),大學成績優(yōu)異,畢業(yè)后成為黑龍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教師,邊工作邊攻讀了碩士、博士學位,最后就職于南開大學博士后流動站。
2016年,經(jīng)過深思熟慮和實地考察,夫妻倆選擇南下,到泉州師院任教。在泉州,他們依然秉持著老一輩的囑托,扎扎實實工作。
2018年12月,郝思哲掛職于晉江世中運執(zhí)委會,成為一名為世中運服務的工作人員,“回想在晉江的2年多時間,很累、很辛苦,但是最終獲得的成績還是很欣慰的。”郝思哲感慨。
說起郝思哲,同事們都豎起大拇指,表示他不僅是部門的“管家”,還是家里的“奶爸”。2019年,邵華生下二孩,家庭負擔隨之加重。為了照顧孩子并不落下工作,郝思哲不辭勞苦每天奔波于晉江和學校之間。
得知被評為泉州市“教育世家”,郝思哲很自豪,他說這是對家族四代人為教育事業(yè)付出的一種認可。(記者 魏婧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