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某春被收押 安溪縣公安局供圖
臺海網(wǎng)4月7日訊 據(jù)東南網(wǎng)報道 “你被批捕了!”4月2日,安溪縣看守所,一名身穿羈押服、戴著手銬的嫌疑人,拿起筆,在逮捕證上顫微微地寫下了自己的名字“詹某春”。他,就是安溪警方追捕24年的命案逃犯!
偏僻山村突發(fā)命案 兇手趁著夜色潛逃
1997年8月24日晚上,安溪縣祥華鄉(xiāng)發(fā)生一起命案,一對母女被殺害在家中。案情重大,安溪警方立即抽調精干警力展開偵查,很快鎖定了犯罪嫌疑人——受害人同村的詹某春。但是,行兇后的詹某春作案后就潛逃,銷聲匿跡。
24年的斗轉星移,接手的刑警換了一茬又一茬,案卷早已被翻得發(fā)黃發(fā)皺,可詹某春好像人間蒸發(fā)般,沒有絲毫的線索。當時技術條件落后,留下的信息很少,且詹某春從未與家人聯(lián)系過,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他,無異于大海撈針。
安溪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副隊長陳自發(fā)接手該案后,感到壓力山大。他在幾經調查走訪無果后,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
輾轉千里尋蹤覓跡 一次攀談出現(xiàn)轉機
“一定要給受害人一個交代!”陳自發(fā)和同案組的同事黃海王,一有時間就進行走訪摸排、信息研判,放棄周末、節(jié)假日是家常便飯。無論是入戶進行反詐宣傳時,還是出差外地辦案,都帶著詹某春早年的黑白戶籍照片。
功夫不負有心人,陳自發(fā)在一次出差廣東潮汕的時候,一片茶山很多人在采摘茶葉,說的都是閩南語。經打聽,這些采茶工來自漳州的華安,還有不少安溪人。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和采茶工攀談起來。“之前有個人,有點像,不過比較老。”一位安溪籍的采茶工回憶到:“不過很多年沒來了,因為采茶葉男的比較少,所以印象較深刻。”陳自發(fā)不禁眼前一亮,趕緊追問:“他叫什么名字?人在哪里?”“他說姓張,不知道具體名字,聽說去海南工地訂模板,那個來錢快。”
循著這條線索,陳自發(fā)和同事黃海王立即奔赴海南??墒牵€索到海南就中斷了。

詹某春(中)現(xiàn)場指認 安溪縣公安局供圖
無故缺勤露出馬腳 蹲守三天逃犯落網(wǎng)
經過多次轉轉潮汕和海南,陳自發(fā)得到這么一條信息:在海南澄邁縣農貿市場的工地上,有個工人形態(tài)很像詹某春。該條信息也引起了安溪副縣長、公安局局長杜雙路的高度重視:“增派警力,一定要將他繩之以法!”接到命令后,陳自發(fā)、黃海王帶領追逃專班民警,在3月14日趕赴海南,一下飛機就奔赴該農貿市場進行調查。
不過,天色較晚,工人大都下班,且居住分散。為了不打草驚蛇,他們決定次日一大早進行秘密摸排。
碰巧的是,次日,工地的包工頭正拿著花名冊挨個點名,發(fā)加班補貼。黃海王偷偷和包工頭說明來意后,就戴上安全帽假裝出納,在一旁幫忙。其余人則散開,把守住工地的出入口。
“這個張某沒來,嫌疑很大!”黃海王指著花名冊對陳自發(fā)說:“他可能察覺到什么躲起來,不過也應該跑不遠。”從與“張某”共事多年工友口中得知,“張某”沒有結婚,不過有個女朋友在瓊中,他一直靠給工地訂水泥模板或打打零工為生。該工友還給了陳自發(fā)一張“張某”最近的照片。陳自發(fā)把照片發(fā)回安溪給相關人員進行辨認,最終確定,“張某”就是出生于1965年的詹某春!
帶著詹某春的近照,陳自發(fā)等人馬不停蹄趕赴瓊中。但通過外圍調查,沒有詹某春來的跡象。難道他又跑了?陳自發(fā)和黃海王兵分兩組,一組繼續(xù)在詹某春女友租房附近埋伏蹲守,另一組返回澄縣農貿市場繼續(xù)尋找有價值的線索。
3月18日早上,蹲守三天的民警傳來好消息:詹某春女友租房的陽臺上,出現(xiàn)了男人的衣服,且衣服的樣式和照片上一模一樣!
“出現(xiàn)了!”陳自發(fā)立即帶隊沖進租房,果然看到苦尋多年的詹某春正在看電視。“詹某春!”聽到有人用閩南話叫出自己的名字,化名為張某的詹某春,愣了一下,知道再也逃不掉了,乖乖束手就擒:“我就是詹某春,哎,最終還是逃不掉啊。”
經初審得知,詹某春3月14日看到有陌生人出現(xiàn)在工地,極為警惕的他第一反應就是跑,暫避風頭。三天過去了,每天風餐露宿的他自以為安全了,就偷偷潛回女友家中,不想被在此等候多日的安溪警方當場抓獲。給詹某春戴上手銬的那一刻,陳自發(fā)等人長長舒了一口氣,心中一塊石頭總算落地了。詹某春落網(wǎng)的消息很快傳到安溪祥華,當?shù)厝罕姛o不拍手稱快,紛紛為警方點贊。
至此,“1997.8.24”殺人案成功告破,等待詹某春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通訊員 黃朝宏 陳家緣 記者 潘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