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晉江紫帽山頂?shù)?a target="_blank">泉州多普勒天氣雷達迎來年度大保養(yǎng),從北京趕來的技術人員對塔頂?shù)睦走_設備進行全方位巡檢,下午4點起72小時內,氣象雷達將暫停運轉。在泉州市氣象局洪榮若局長和泉州市氣象臺程思臺長的帶領下,海都記者登塔為您揭秘氣象雷達的日常運轉。

位于紫帽山上的泉州國家天氣雷達站
乘電梯登上16樓,走出觀測臺,抬眼一望,20樓頂層一座巨大的球狀建筑呈現(xiàn)在眼前,洪榮若局長告訴我們,這是雷達天線的保護罩,底下便是日夜不休監(jiān)測泉州上空風云變幻的氣象雷達。紫帽山雷達站海拔440余米,加上塔身90米,天氣雷達的總海拔高達530余米,比泉州的清源山最高海拔高出30余米。在這個制高點,這臺天氣監(jiān)測神器可以360度無死角死死盯住泉州上空方圓460千米內的風、云、霧等“大神”的一舉一動。

雷達站就是一個“天眼”,探測泉州的風云變幻
這個神器究竟能發(fā)揮什么大作用呢?洪局長介紹,通俗一點說,天空的云層就像人的身體,而這個氣象雷達相當于一臺先進的CT機,不間斷地對著天空掃描拍片。氣象臺的工程師根據(jù)這些片子,結合衛(wèi)星云圖、自動站實況數(shù)據(jù)、數(shù)值模式產品等其他資料進行“會診”,提前判斷風雨、冰雹什么時候會來搗亂,會鬧出多大的動靜。

最頂層的雷達球里面,技術人員正在巡檢
“如果機器也能評勞模,我想氣象雷達當仁不讓。”程思臺長介紹說,每年它的工作時間超出了8520小時,每天掃描200多次,形成的雷達圖多達8000多張。

技術人員在塔頂雷達站內,對設備進行大保養(yǎng)
記者觀察到紫帽山氣象塔被設計成了一朵刺桐花的形狀,遠遠望去就像一座美麗的刺桐碑。站在觀光臺極目環(huán)視,泉州市區(qū)、晉江、南安連成一體,秀美風光盡收眼底。這座美麗的刺桐碑,無聲見證著泉州大地季節(jié)輪轉的風光之美,時刻守護著古城泉州的四季安寧。(N海都記者 吳日錦 林良標)
來源:海峽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