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街西段開始涌入新鮮元素

狀元井
美食云集 活色生香
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西街西沿街的店鋪,很多是老字號,孟氏食品老店、昇文小學旁邊的老字號扁食店,街尾的田螺王、張記烤魚……隨便哪一家拿出來,都是看著“80后”“90后”長大的“老字號”。
“那時候的西街,早晨是從東塔下的糕蒸店開始的,凌晨三點,開店,劈柴,升火蒸碗糕,炸油條、菜粿……三點半后,郊外的菜販,蟳埔魚販開始陸續(xù)涌入城內(nèi),進入濠溝墘,擁進肅清門的西菜市……進入早晨六點時,街面開始熱鬧了,先是從糕粿店配貨出來的早點商販,開始沿街叫賣燒菜粿、碗糕、滿煎糕、油炸龜、松糕、馬蹄酥……”在老西街人老潘的回憶中,50年前的西街清晨是這樣的。
如果早晨你到西街西段走一趟,你會發(fā)現(xiàn),50年前西街的早晨并沒有遠去。凌晨時分,街上做早點批發(fā)的店鋪們,最早升起這座城市的煙火。天剛露白,以西街菜市場為圓點的西街早市便開始了一天的繁華,四面八方的攤販,披星戴月挑著擔趕來這里;街上兩側(cè)賣滿煎糕、油條、花包、發(fā)糕、饅頭的店前,擺滿了一個個熱氣騰騰的蒸屜,批發(fā)的小販、上班族、買早點的主婦們,來去匆匆;菜肉檔口里的小販,一邊利索地稱著物品,一邊熱情地跟顧客家長里短……
入夜后,以炒田螺、鹵料、燒烤等為代表的泉州特色風味下酒菜,又升起了另一波的煙火。
西街西半段基本沒什么游客光顧,來的都是周邊的居民,哪家的肉丸好吃,哪家的蒜蓉枝好吃又劃算,哪家的馬蹄酥、油條最地道,他們都門兒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