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喉歌鴝(文勝 攝)
福建省觀鳥協(xié)會會長楊金介紹,北紅尾鴝是福建冬候鳥中的標桿性鳥種,每年10月中旬,都會有大批北紅尾鴝遷飛到我省境內(nèi),它的出現(xiàn)意味著今年冬候鳥遷徙的“主力部隊”將大規(guī)模進入福建。
早來的北紅尾鴝9月就能抵達福州,到10月中旬遷徙規(guī)模達到最高峰,最遲的將在11月抵達。資深觀鳥人士黃淦介紹,紅尾伯勞往往是最先到達福建的冬候鳥,接著壽帶、極北柳鶯也紛紛光臨,但它們初來時,數(shù)量相對較少。當標志性的北紅尾鴝大駕光臨后,冬候鳥將陸續(xù)到位。這時可觀賞到美麗罕見的烏灰鶇、白眉地鶇、粟腹磯鶇、鴝鹟、白眉姬鹟、白腹姬鹟等。

刺桐大橋下拍攝的紅嘴鷗(許國強 攝)
“冬季時,北方天寒地凍,鳥跡罕見,福建卻相反,天氣越冷,鳥況越好,常見的如各種鶇、鴝、鷚、鹀。”黃淦介紹,冬季觀鳥主題一是尋找珍稀冬候鳥,二是在花從中,觀賞拍攝精彩花鳥圖,愛懸停的太陽鳥是拍鳥人的最愛。
冬季在閩觀鳥常有意外驚喜:在森林里,有可能遇到橙頭地鶇、金眶鹟鶯、栗頭鹟鶯、小仙鹟、棕腹大仙鹟等稀罕鳥,日本歌鴝、銅藍鹟、藍喉歌鴝、紅喉歌鴝則是每年必須尋找的美麗遇見。在海邊,有各種野鴨、天鵝、琵鷺,還可能遇到鵜鶘、紅嘴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