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正確止血:
1,當傷者四肢出現大出血的情況,可以把受傷的肢體高高抬起以減少流血量,還可以通過指壓止血法,用手緊緊地按住肢體近心端的大動脈處,以減少出血量,避免傷者因為流血過多而休克,指壓止血法只能起到暫時止血的作用,要進一步止血,還需要一根止血帶,來把流血的大動脈牢牢拴住。
2,當發(fā)現傷者口耳鼻出現流血時千萬不要去堵塞,此時應讓淤積的血液自然流出,一旦堵住流血處,會導致顱腔內部血液淤積,嚴重者會有生命危險。
3,當頭部,胸腹,四肢等部位扎入尖銳物體時,切忌拔出尖銳物體,一旦拔出會加速傷口的流血,反而會加重傷者傷勢,也不要用水清洗扎入尖銳物體的創(chuàng)口,否則會讓創(chuàng)口周圍的細菌容易清水流入從而增加感染機率。
二、如何正確包扎傷口:
1,可以用毛巾、方巾或其它物品暫時替代止血帶,切莫使用沒有彈性的,帶子過細物品進行包扎。
2,包扎方式很重要,不要系死結,也不要包扎過緊,這樣會讓深深地陷入皮膚里,會給后面的醫(yī)護人員的拆解帶來很大的麻煩。
3,將不易折斷的木棒橡皮管等物品插入打結處系緊,轉動木棒直至止血再用其他布條將木棒固定,再在止血帶上寫上捆綁時間,如果長時間沒有解開,會導致肢體供血不足,造成受傷的肢體缺血性壞死,最終會讓傷者有截肢的危險,每隔30分鐘松開一次放松一下后再系緊。
三、如何正確固定骨折傷員:
骨折固定時切莫使用凹凸不平的夾板,這樣不僅會讓傷者感覺不舒服,還有可能咯到骨骼斷裂處給受傷的肢體造成二次傷害。
1,上夾板的時候,要選擇平滑的夾板,而且還需在里面墊上一些柔軟物品,夾板的長度一定要超過受傷肢體兩個關節(jié),如果夾板太短,則很容易會松動脫落,起不到任何固定效果。
2, 如果是手臂骨折,在用夾板固定好之后,還需要進一步懸吊固定,防止手臂來回移動,以便更好地保護受傷肢體,如果現場找不到用懸吊固定的物品,若傷者的衣服是拉鏈或鈕扣的,可以打開一半,然后將傷者受傷的手臂放進去,這樣可以起到臨時固定的作用。
3, 如果是腿部發(fā)生骨折,夾板的長度同樣要超過肢體的兩個關節(jié),并且要在受傷腿部內外兩側各捆綁一個夾板,這樣,才能最有效地進行固定,松緊程度大約是能放進一只手指為準。
四、如何正確搬運傷員:
首先確定傷者是否還有意識、呼吸脈搏、受傷部位,再確定救援方案,是搬運傷者之前的第一要務。
1,如果傷者暈迷,且不了解傷者的具體傷情的情況下,不能隨意搬動,因為那會很容易給傷者帶來二次傷害。
2,當判斷傷者清醒,沒有骨折、傷勢不重,能自己行走的情況下,可以讓傷者一側上肢繞過救護者的頸部,救護者用手抓住傷者的手,另一只手繞到傷者的背后,攙扶行走,若是年幼傷者,體輕且沒有骨折,傷勢不重的,可用抱持法將其快速搬運。
3,搬動傷者的過程中一定不要觸動傷者受傷的肢體,在移動骨折傷者之前,可以通過傷者的疼痛感,來判斷他的頸椎和腰椎是否受傷,一旦傷者意識清醒,但失去知覺,很有可能是頸椎腰椎受傷,此時切忌搬運傷者。當把傷者搬出車外后,在等待醫(yī)護人員到來之前,盡量讓傷者保持最舒適的姿勢,減輕傷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