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jié)之美 文明新風潤古城

位于市工人文化宮的志愿者驛站,相關服務設施齊全。(鯉城區(qū)委文明辦 供圖)
臺海網9月15日訊 據泉州晚報報道,古城街巷干凈整潔、規(guī)范有序;機動車禮讓斑馬線;志愿者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一個個小細節(jié),盡顯泉州古城的“大”文明。如今,文明新風已如芬芳彌漫各個角落,融入人們的思想、生活方式,逐步提升著市民的歸屬感和獲得感。
積跬步至千里,積小流匯江河。崇尚文明已成為這座千年古城的底色,也將成為市民的行動力——從點滴小事做起,永不停歇地傳遞好“文明接力棒”。
更潔凈
垃圾很快就清理掉
“掉在地上的紙,一會兒工夫就不見了,被環(huán)衛(wèi)工掃起來了。”中山路沿街店面老板吳志龍說。據他觀察,現在逛街的人群中,隨意扔垃圾的已是少數,通常都是把垃圾攥在手里,直至投進垃圾桶;
常在東街一帶吃飯的學生劉小灣說,現在到餐飲店用餐,看不到那些刺眼的衛(wèi)生死角,吃起來更舒心了;
來自漳州的游客陳麗雅在古城轉悠了兩天之后,給出的評價是“干凈、整潔”,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西街看到的一幕:地上一小片污漬,幾位志愿者合力清掃;
……
生活環(huán)境與每個人息息相關。連日來,記者在街頭隨機采訪行人對現在古城的感受,他們表示,古城文化底蘊深厚,與之相映生輝的是越來越被認可的宜居環(huán)境,“生活在古城,我很滿意。”市民王宏堅定地說。
古城煥發(fā)新顏,離不開街道、社區(qū)工作人員一以貫之的辛勤付出。鯉城區(qū)臨江街道五堡社區(qū)是古城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轄區(qū)包括中山南路、義全西街、堤后路等重要街道以及七八百家商鋪。“商住合一起,人多產生垃圾也多,加上沒有大型停車場,車輛停放不規(guī)整,這給社區(qū)工作帶來極大挑戰(zhàn)。”五堡社區(qū)黨委書記康黎英說,平日里社區(qū)工作人員每天都要巡邏兩回以上,看到問題即刻整改。“令人欣慰的是,我們的努力可以換來城南片區(qū)的一片整潔。”
讓古城更潔凈,相關部門總是不遺余力。鯉城區(qū)正對西街兩側沿街店鋪和居民產生的生活垃圾,分三個時段實行上門收集服務。保潔方面,繼續(xù)完善環(huán)衛(wèi)設施設置,更換中山路、西街果皮箱60余個;采用人工清洗、機械清洗、灑水沖刷等多種方式,清洗道路由18條增加到30條,這其中,中山路、西街等每天都會清洗。
更文明
小學生點贊禮讓司機
文明之行,始于足下。7月1日起,西街東段(鐘樓至新華路)進行分時段限行,即每日8:30—22:00禁行機動車。實行兩個多月來,原本車輛擁堵、喇叭聲此起彼伏的現象不見了。如今,游客可以怡然自得地漫游西街,安坐陽臺欣賞東西塔的雄姿,徜徉背街小巷探尋古城歷史。
西街限行營造了良好的交通秩序。負責西街片區(qū)的環(huán)衛(wèi)工吳阿姨說,現在清掃垃圾更方便了。以前她只能先把垃圾掃成一堆,待道路稍微暢通時再裝進垃圾車里。“現在即掃即裝,掃好的垃圾不會再散開了。”
機動車禮讓斑馬線,體現著一個城市的文明內涵。8月上旬,鯉城區(qū)委文明辦和鯉城交警大隊聯(lián)合舉辦“為禮讓斑馬線的文明好司機點贊”活動。由鯉城區(qū)通政中心小學的學生、家長組成的40人“點贊團”,吸引了眼球。家長王輝云回憶說:“如果司機停下來,我們還會贈送小禮品。”活動讓大家明白了“斑馬線前,機動車要禮讓行人”。
更暖心
志愿活動樹新“標桿”
在鯉城區(qū)委文明辦主任連潔的微信里,有一個名為“鯉城區(qū)共享單車志愿服務”的微信群,里面有群員46名,包括共享單車運營商負責人、城管、志愿者等。任何時候,群員看到共享單車的不文明行為,可以解決的現場解決,不能馬上解決就拍下圖片發(fā)到群里,由相關負責人各自領走“責任田”,比如損毀破壞的單車,共享單車運營商收到信息反饋后會立即處理,并在群里作出反饋。
守護古城,志愿者一直在行動。去年起,市工人文化宮、西街各設置了一處志愿服務驛站。記者在文化宮志愿服務驛站看到,面積約10平方米的驛站里,急救藥箱、飲水機、雨傘、輪椅、公共WIFI、打氣筒、充電器等一應俱全。鯉城區(qū)致力于將志愿服務驛站建設成為便民利民的服務窗口、城市文明的推廣中心、市民奉獻愛心的集散平臺。
“有時間做志愿者、有困難找志愿者。”這句話已逐步成為廣大市民的共識。據悉,鯉城區(qū)現有注冊志愿服務團隊303支,現有注冊志愿者近3.8萬人,2017年已發(fā)起志愿活動項目711個,參與志愿者近2.4萬人。
“守護古城,共創(chuàng)文明,人人有責,希望通過開展各類富有古城情懷的志愿服務活動,保護與激發(fā)廣大市民的參與活力,共同建設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的文明城市。”連潔說。
如何讓文明形成感染力、凝聚力,成為古城的新名片,本報記者就此采訪社會各界人士。
小手拉大手傳遞文明
鯉城區(qū)政協(xié)工作人員王輝云:我市全面禁止超標電動車,兒子學校的老師以此為專題上了一堂課。根據家長反饋的情況,孩子們不讓家長騎超標電動車上路。“不學禮,無以立。”所有文明行為都要從娃娃抓起,學校要有效地引導和教授,讓學生學習文明禮儀行為的同時,還能做文明的傳遞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