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鍋“雜菜湯” 留待后人嘗
臺海網(wǎng)7月31日訊 據(jù)泉州網(wǎng)報道 “飛不起跑不了爬不動,天有多高,地有多廣,似已絕緣……以筆代步爬……用書作翼飛……隨意而安,心靜天地自寬。”
76歲的黃成法家住惠安縣凈峰鎮(zhèn)塘頭村,因高位截癱已臥床29年。生活的苦難并未使他消沉,躺在病榻上的他仍堅持讀書看報,時而提起筆來,用散文、用詩歌,書寫自己的苦樂人生。

簡陋的房間里,黃成法老人的床前擺放著一疊疊的書籍報刊。
目前,黃成法已出版了散文集《臥人心旅》和詩集《臥人詩語》,他的電腦里還存有大量的詩稿。他那苦中作樂、積極向上的精神令詩友們嘖嘖稱贊,也感染了和他接觸過的許多人。在獲知他的生活窘?jīng)r后,惠安蓮城邊防派出所多年來對其進行幫扶,不定時登門關懷慰問。
災難沒有擊垮他 筆桿子開辟出另一條路
“八一”將至,日前,蓮城邊防派出所盧松青教導員帶隊到黃成法家中探望,記者跟隨前往。簡陋的石頭房內,光線有些暗,臥床的黃成法正看著報紙。床邊的凳子上堆放著各種報紙、書籍,一部電話擺放最上面。
“1988年9月3日,那年我47歲,在廈門一個工地工作。工地上吊屋架的繩索突然斷了,幾百斤重的屋架砸在我身上,肋骨斷了6根,脊椎第13節(jié)也斷了,高位截癱,只能這樣躺著。”黃成法老人平靜地講述了29年前發(fā)生在他身上的災難。
老黃介紹,以前他就對文學頗有興趣,遭遇不幸后重新燃起文學夢。黃老說,他有不少文章在《泉州晚報》上刊登后,給了他莫大的激勵。
在老黃的病榻旁,75歲的陳阿婆一身惠女服飾。當老黃談起文學給他帶來的快樂時,一旁的她也笑了。“我受傷時,家里4個孩子還未成家立業(yè),她不僅要照顧我,還要培養(yǎng)孩子。田里的農活、屋里的家務事全都壓在她身上。”老黃說,這一路多虧了老伴,如果沒有她自己連筆桿子都拿不動。
自嘲煮了一鍋“雜菜湯” 留待后人嘗
長年筆耕不輟,老黃在報刊上發(fā)表的散文已近百篇。2013年,他的散文集《臥人心旅》出版。這是一本自傳體散文集,約15萬字,收錄了他臥床期間撰寫的80篇散文,反映了他的心路歷程。
除了散文,老黃也對詩歌產(chǎn)生興趣。他加入了當?shù)氐脑娚?,結交了不少詩友。2015年在詩社的牽線幫助下,老黃的詩集《臥人詩語》如愿出版。
記者采訪時,老黃拿起了放在床頭的平板電腦。他說,他還有大量的文稿存在電腦里呢,只要手還能動、腦還能轉,他都會堅持創(chuàng)作。“山海野味一鍋煮的‘雜菜湯’,上不了大桌面,想留給自家子孫品嘗。如能成為父老鄉(xiāng)親茶余飯后的談資,足矣。”老黃說。
老黃苦中作樂的創(chuàng)作故事和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令他的詩友、文友們嘖嘖稱贊。他的文友評價他的文集“雖然不是什么鴻篇巨制,卻是一曲血汗譜寫的生命贊歌”。他的詩友也贊他“在一張床上,完成了一次蛻變,一次涅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