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吧 奧運火炬
很多年以后,吳彥拿起手機,還是會想起廣州沉悶的午后導師打來的那通電話:“吳彥,我要告訴你一消息,你一定會跳起來?!?/P>
2005年吳彥如愿考入廣州美院工業(yè)設計專業(yè),同年北京奧組委向全球征集奧運火炬設計方案。初生牛犢不怕虎,研一新生吳彥拿出了一套方案。通過學校海選的設計最終沒有被學校選送,吳彥決定將設計方案郵寄到北京奧組委。
“不去試試怎么知道,萬一成功了呢?”
幾個月后導師來電:“吳彥,你的設計方案獲得全球第九,成功入圍決賽,還有機會加入奧運火炬設計團隊?!眳菑┊敿刺饋泶舐暭饨?近似瘋狂。
到北京參與奧運火炬團隊設計時,吳彥才知道自己是入選的幾位設計者中唯一的學生,最終奧運火炬祥云的口部造型跟燃氣裝配方法都采用了她的設計。
吳彥介紹,她設計的口部造型具有防風防雨的作用,而燃氣裝配方法采用旋轉的拆合方式,這不僅能減少更換燃料的步驟,保證以最快的速度換好燃料,而且還能防止火焰在跑步時抖落燙傷火炬手。
這兩個設計是奧運火炬的關鍵,每當央視報道祥云在全球傳遞時,吳彥都要看上幾分鐘,她感到非常自豪。
在奧運火炬設計方案的評選過程中,吳彥的才華被一位德國評委發(fā)現(xiàn)了,她收到了大師的邀請函,請她到德國學習工業(yè)設計。

汽車設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