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相守58年 始終恩愛如初
老太太陳護是南安溪美街道蓮塘村人,和南安美林的李西村相距7公里左右,兩人通過媒人介紹認識,至今,他們已經(jīng)結(jié)婚58年了。家人和鄉(xiāng)鄰都說,老夫妻很恩愛,在一起生活這么多年,幾乎沒有吵架過。
在女婿郭先生的印象中,從沒看過兩人吵鬧過,很和諧,讓人很艷羨,他說,丈人的脾氣比較急一些,也比較強勢,但丈母娘的脾氣好,丈人一發(fā)脾氣,總被丈母娘寵著,之后也就沒有了火氣。
結(jié)婚后,夫妻倆有了2個兒子4個女兒,生長在農(nóng)村,夫妻倆都要下地干活,靠天吃飯,一直比較貧困,難得的是,一直很和睦?!袄先思腋F苦了一輩子,還要拉扯這么多兒女長大成人,真的是太不容易了”,郭先生說,老人家都已經(jīng)當上了太爺爺、太奶奶輩,但眾多的子孫心中有遺憾:沒能靠自己的雙手,讓老人家在有生之年,過上好日子。老人家家中,翻找了半天,連一張合影都沒找到,逢年過節(jié),也從來沒有拍過一張全家福。
“父親總說,如果我母親走了,他也要跟著一起走,沒想到這一回,真的如他的愿了”,楊道德紅著眼眶說,農(nóng)村人的眼中,老夫妻相繼辭世,且都在凌晨,某種程度上,是給家人操辦喪事省了不少工夫,是對兒孫一種莫大的關(guān)愛。
任勞任怨3年多 照顧病妻
最讓人稱道的,是在老太太臥病在床的3年多里,楊儒淑悉心照顧病妻,不離不棄,從沒一句怨言。
楊道德回憶,10多年前,母親的身體就一直不好,到了3年多前,母親患了中風,送醫(yī)治療一段時間后,在醫(yī)生建議下,回到家中調(diào)養(yǎng),回家不久,母親有一次不慎從床上跌落,傷了骨頭,自此就無法下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從那時起,父親就扛起了照顧母親的責任,每天給母親喂水喂飯、翻身洗身?!斑@些年來,照顧得好好的,嫂嫂的皮膚還好得很”,楊儒淑的妹妹哭著說,哥哥能夠照顧嫂嫂到這個份上,有時候她都不忍心看,“碰到這樣的好男人,嫂嫂這輩子也值了?!?/P>
雖然妻子身體一天不如一天,話也越說越不清楚,甚至連家人,連丈夫都認不得了,但楊儒淑仍日復一日照顧病妻,堅持陪她說話,哄她開心,自己從沒喊過累,更沒有絲毫怨言,就連自己生了病,也不愿意去治。
楊道德說,父親患上了疝氣,且病情愈發(fā)嚴重,但任憑家人怎么勸說,父親就是不聽,不肯就醫(yī),一直到4個月前,父親終于病倒,和母親一樣,無法下床,“父親總是開玩笑說,‘把你爸的病治好,才好讓我繼續(xù)照顧你媽是不?不治了,這樣才能跟你媽一起走’?!?/P>
父親病倒之后,除了在外省生活的妹妹,楊道德兄弟姐妹幾個人,白天有空就輪流照顧父母親,晚上他負責守夜照看。楊道德說,父親在最后的日子里,脾氣變得很暴躁,動不動就罵人,他有時候也感到委屈,但想到父親這些年的辛苦,也就釋然了?,F(xiàn)在父母親攜手安詳離世,對于父母親,或許,就是最好的結(ji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