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這樣的幕后拍攝經歷,林國斌已數不過來,一次拍攝臺風天氣的場景,寧德城區(qū)上空云霧繚繞。“當時航拍機升空后拍攝沒多久,下雨了,隨后越下越大,但我看到云霧繚繞的寧德風云變幻的場景美輪美奐,我堅持繼續(xù)延時拍攝,直至完成航拍返航,我匆匆回家將視頻導出后,便將航拍設備放入干燥箱,單獨給它放了數天假,還好最終航拍設備沒有問題,”林國斌打趣的說,雨天航拍,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犧牲航拍設備,還好自己的航拍設備“給力”。
“而單單拍攝寧德體育中心三米高的門,我們也飛了(航拍)不下三次,沒定位好,(航拍)線路很容易飄。”林老師說,還有總工會大樓后面起飛航拍是他近年來延時攝影期間的意外收獲,該場景起飛俯瞰寧德,高樓林立,在夜景燈光點綴下,日新月異的新寧德夜景蔚為壯觀。

寧德一十字路口夜景, 宛如“電路板” 林國斌攝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網絡中出現在山上拍攝的星軌短視頻已屢見不鮮,不過在林國斌的鏡頭里,首次出現了在城市中央拍攝、以高樓建筑為背景的星軌。“該場景是我兩三年前,曾先后三次偷偷進入未竣工的南岸某樓盤工地拍攝的,每次去至少數個小時,最后呈現在片中的場景,自己感覺還是挺值得、挺有意義的。”林國斌說。
拍攝寧德的夜景自然少不了寧德老城區(qū)的網紅街道——八一五路。在拍攝這一場景期間,林國斌多次到沿街踩點發(fā)現,一般凌晨0點,沿路還有人三五成群的行人。到兩三點后,行人就寥寥無幾了。因此他選擇了半夜三點到沿路拍攝沿街街景。這一場景的拍攝,他不但帶了航拍機、單反相機、單反穩(wěn)定器、電動軌道車、還穿了反光背心。
“這些裝備只是為了安全起見,”林國斌如是說,八一五路延時拍攝期間,他原計劃用電動軌道車自動拍攝,結果發(fā)現沒有人工走“貓步”拍攝的效果好。他從凌晨三點開始,從八一五中路錦福城口為起點,人工扛著相機走“貓步”靜靜地往八一五西路走,沿途不到一公里,待他拍完延時攝影回過頭時,沿路的清潔工已開始上班。整個過程他的延時攝影耗時近一個半小時,最終做出來融入短視頻中,他也就濃縮成了十秒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