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然面對癌癥 淡化病人角色
癌癥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可怕,并不是不治之癥。它與心腦血管病一樣,也是種慢性病,只要能夠做到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1/3可以預防;1/3可以治愈;而還有1/3則可以通過改善癥狀減輕病人痛苦,讓病人有尊嚴地活著。
在采訪中,記者就遇到了患者陳阿姨,前幾年發(fā)現乳腺腫瘤時已經是中晚期,但是良好的心態(tài),讓她能很好地控制住病情。
陳醫(yī)生介紹,以往的根除腫瘤的治療方式已經不合適,現代的治瘤理念是,通過提高患者機體免疫力,從根本上抵抗腫瘤細胞,以達到延長生命時間,提高生命質量的目的。而提高患者機體免疫力的最好方法就是鍛煉身體,控制體重。
此外,患者也可以在生活中選擇一個興趣點,轉移注意力,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坦然地面對癌癥。
世界癌癥日是由國際抗癌聯盟(UICC)于2000年發(fā)起,活動時間定于每年的2月4日,旨在倡導新的方法促進各組織間的合作,加快癌癥研究、預防及治療等領域的進展,為人類造福。預防癌癥和提高癌癥患者生活質量是反復出現的主題。
“愛”是治療癌癥的一劑良藥
著名表演藝術家陶玉玲跟癌癥抗爭了25年,先后患過三種癌癥,但依然快樂的活著。在她看來,“是家人、朋友、同行、和觀眾給了我愛和鼓勵,所以我一直都是快樂的面對疾病。”
李開復也在癌癥治愈后感嘆,他感受到了親人和朋友們真心的愛,他們的陪伴讓他度過了最難忘的時光。“讓我的親人、朋友知道我真心愛他們,是他們讓我的生命充滿了溫暖和光輝。”李開復說,要跟他們一起度過難忘的時光,讓我們彼此的生命都記住在那個時刻里我們互放的光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