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介紹】
安徽鈺誠控股集團在沒有銀行業(yè)金融機構資質的前提下,利用e租寶平臺、芝麻金融平臺發(fā)布虛假融資租賃債權項目及個人債權項目,包裝成高息理財產品進行銷售,以承諾還本付息等為誘餌,通過電視、網絡、傳單等方式向社會公開進行利誘性宣傳,進行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除部分集資款用于返還本息、支付工資、宣傳費用外,其余大部分集資款均被肆意揮霍,造成集資參與人巨額財產損失,有關犯罪人員已被法院判決,接受法律制裁。
【風險提示】防范非法集資風險,防止財產遭受侵害,特提醒廣大群眾做到以下“三不”。
一、不受高收益誘惑而沖動投資
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不要輕易相信所謂的“穩(wěn)賺不賠”“無風險高收益”宣傳。不法分子就是抓住一些集資人——尤其是老年人等特定群體——害怕風險、貪圖便宜的心理特點和金融投資知識匱乏弱點,編造無風險高額回報謊言騙取資金。金融投資專業(yè)性強,涉及各類風險管理,社會公眾應當保持理性科學的投資觀念和風險責任意識,掌握基礎的投資知識,多咨詢身邊的專業(yè)人士,正確評估自身的經濟實力和風險承受能力,切莫因一時沖動被騙入局。
二、不輕信不明身份的機構或個人
要了解融資合法性,除了看是否取得企業(yè)營業(yè)執(zhí)照,還要看是否取得相關金融牌照或經金融管理部門批準。對于主動找上門的所謂“投資商機”或“營銷人員”要小心謹慎,不要盲目地相信造勢宣傳、熟人介紹、專家推薦,多方確認認真考慮后再行動。社會公眾要堅決遠離不具有相應資質、超范圍經營、經營異?;蜃苑Q公司在境外接受監(jiān)管的機構。通過正規(guī)渠道購買金融產品,不與銀行、保險從業(yè)人員等個人簽訂投資理財協議。
三、不輕易投資不透明、不了解的產業(yè)或項目
遇到投資集資類宣傳,不要受到宣傳誤導盲目投資,要認真了解產業(yè)或項目的資質許可、經營模式、真實性、資金去向和獲利方式等,考慮自己是否了解市場行情、市場規(guī)律和潛在風險,做到看不懂的業(yè)務不觸碰,沒有說清楚風險點或看不透風險的產品要遠離。不要被各種噱頭迷惑,注意保護好個人信息,關注政府部門發(fā)布的非法集資風險提示,遇到涉嫌非法集資行為及時向公安部門舉報。(文章來源:國家金融監(jiān)督管理總局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