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崗玉工”刻“公章”致玉璽泛濫?
據(jù)劉陽觀察,從2002年至今,國內(nèi)外拍場上出現(xiàn)的各類玉璽有數(shù)百方之多。而對近年屢創(chuàng)天價的皇帝玉璽,常年游走于國內(nèi)外各大拍場的美籍藏家馮先生“嗤之以鼻”。
馮先生表示,皇帝玉璽有相當一部分有可能是假貨?!拔以谏虾S形还式唬母赣H民國時曾幫大英博物館在中國買古董。他曾說起一樁軼事,清朝滅亡后,內(nèi)務府造辦處一些‘下崗’的鑿玉師傅專門干‘私刻公章’的營生,一般的玉璽兩塊大洋,玉質好一些的五塊大洋。這些玉璽被當時在中國的外國人大量收購。這就是為何目前市面上有那么多玉璽、且大部分來自于國外的緣故。正常的藝術品市場應是物以稀為貴,可玉璽因為數(shù)量多,又投中國人喜歡‘宮廷藏品’的所好,所以這幾年被炒成了天價。一個商代分襠鼎成交價只有四百多萬元,而一方師出無名的玉璽卻能拍到上千萬元。這太不正常了,凸顯出中國藏家的幼稚水平?!?/P>
朱紹良也透露,最近有人在法國一家拍賣行花600多萬歐元拍得一件“康熙御筆之寶”的玉璽,拍完才發(fā)現(xiàn)其鈕制和造辦處的康熙檔案對不上——獅首做成了螭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