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微博)6月16日訊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從今天起(15日),被稱為“史上最貴”的南京停車收費新政正式實施。根據規(guī)定:南京市新街口、夫子廟等核心區(qū)的干道上停車費“早八點到晚八點”最高達每小時20元,停一天要交244元。
這兩天記者探訪發(fā)現(xiàn),不少道路的停車收費牌已經換成新的,而收費員則心存擔憂,因為收費壓力勢必加大。南京交管部門預計,停車收費新政實施后,主城區(qū)車流量將會明顯下降。高額停車費,真的可以緩解交通擁堵嗎?
記者在南京北門橋看到,原來的收費牌貼上了新的收費價目表,首小時前15分鐘免費,之后每15分鐘4元;從第二個小時起,每15分鐘收費5元。
收費員師傅介紹,這里有41個停車位,每天都停得滿滿當當的,不少是住在附近老小區(qū)里居民的車。他算了一下賬:原先這里是二類收費區(qū)域,第一個小時3元,之后每小時6元,現(xiàn)在劃進了核心區(qū),首小時12元,之后20元一小時,是過去的3倍還多。收費員們對此的第一反應就是——停車量肯定會明顯減少。
收費員:肯定是貴了沒有車子停了,絕對沒有這么多車子停了,營收肯定收不上來。
目前,一級道路的停車費收取難度已經很大,再漲價,收費壓力也勢必加大。收費員指著路邊停車位上的一輛奔馳車告訴記者,這輛車已經停了兩天了,以他的經驗,這輛車的停車費很難收上來。
收費員:今天早上8點,我們上班,重新算,夜里面就不收他費了。
記者:這個還是在老的收費標準下?
收費員:唉,對。就干了100多了,要是新的話,這種情況就干了300多了,這300塊錢怎么收?人比人心,300塊錢他也不可能給的。
一方面,收費員心存擔憂,深感收費壓力大;另一方面,開車人也有不同的想法。從6月11號起,南京實施史上最嚴的違停處罰措施,凡是在主城區(qū)有禁令標志和標線的路段違停,一律罰款100元記3分。一些必須用車到核心區(qū)來的人,只能老老實實的多交錢。
私家車主:不是停到安全地方嗎?停到那些地方不貼(罰單)嘛?,F(xiàn)在罰款罰得比較厲害,情愿多給錢。
而另一些開車人表示,在如此高的停車費面前,他們會盡量少開車。
開車人:那肯定有影響,那比如我到市區(qū)我肯定不會開車了。
南京市交管部門觀測發(fā)現(xiàn),自6月11號起,南京實行嚴厲的違停處罰措施后,從6月12日起,主城區(qū)車流量下降了一成多。以主干道中山東路為例,早晚高峰時,之前每小時的車流量在6000輛次左右,現(xiàn)在下降到了5000多輛。
交管部門預計,等到6月15號停車收費新政實施后,車流量下降會更明顯。特別是有些商貿區(qū)周邊的車流量會明顯下降,會有越來越多的市民放棄開車到主城核心區(qū)域。
按照南京交管部門的數據和預測,看來南京“史上最貴”停車費確實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也有不少私家車主發(fā)現(xiàn),在收費新政推出的同時,南京兩個月內,在背街小巷又新劃出一萬三千多個停車位,讓一些原本就不寬敞的小街道,更加擁擠不堪。
有些南京市民就質疑,2012年,南京市取消8000個路邊停車位,并召開發(fā)布會稱“還路于民”。時隔兩年,南京卻又在道路上劃車位,如此朝令夕改,是緩解擁堵,還是借機收費?
南京新一輪停車收費新政,核心區(qū)域最高每小時20元;醫(yī)院等特別擁堵的公共停車場收費,將在政府指導價的基礎上再上浮50%。很多開車人抱怨,這哪是調整,根本就是漲價。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擁堵。但還是有市民表示,面對目前城市公共交通的現(xiàn)狀,看上去為了緩解擁堵,鼓勵大家綠色出行的“核心區(qū)域停車收費大幅上調”,執(zhí)行得還是急促了一些。
市民:現(xiàn)在很多地鐵正在施工嘛,各條道路也在施工,公交車不好坐,地鐵也不是很好坐,就是出行啊,還有公共交通還沒有正確的處理好,就提價了,而且這個價格,很大一部分人還是接受不了的。
如果說,提高停車收費,在緩解城市核心區(qū)的擁堵上初見成效,減少了車流量,那么目前的車位數量應該足夠使用。但是,現(xiàn)實卻恰恰相反,南京在收費新政推出的同時,卻在兩個月內,從背街小巷又新劃出一萬三千多個停車位。此舉也引發(fā)爭議,因為早在2012年,南京市取消8000個路邊停車位,并召開發(fā)布會稱“還路于民”。時隔兩年,南京卻又在道路上劃車位。有市民就此提出,停車費調整的背景下,短時間內在道路上劃出如此多的車位,是不是為了多收費?
對此,相關部門表示,目前,南京各區(qū)停車管理部門在施劃道路停車位時,都是以“不影響交通和安全”為前提的,而且,本次新劃停車位的部分路段,以前也有人停車,但因為沒有劃線而造成各種停車亂象,現(xiàn)在劃線的目的是為了規(guī)范停車秩序。但現(xiàn)實情況真的如此嗎?在南京網巾市附近的一家菜場,為了滿足停車需求,擁擠的菜場道路兩側都被劃上了停車位,僅僅為混亂穿過的行人、非機動車、汽車留下一條狹窄的道路。
市民:本身這個路就很窄,如果這樣的話,騎電動車啊、摩托車啊(不方便)。你看,如果那邊來輛車,這便再有個摩托車、電動車再有個行人,交匯,肯定受影響啊。
還有市民提出,鼓勵大家不開車到核心區(qū)域,但相應的“地鐵換乘停車場”優(yōu)惠政策卻并沒有配套到位。去年2月正式實施的《南京市停車場建設和管理辦法》提到,主城外圍的地鐵周邊可以配建免費或優(yōu)惠停車場,鼓勵車主換乘公共交通出行。但目前,南京并未推進這一做法。其中,最受爭議的是南京地鐵仙林中心的四大停車場恢復收費。
市民:你就說換乘吧,你在地鐵站門口你還有免費停車場?不講免費吧,你看人家國外換乘大型停車場都是免費的。你這個怎么換乘啊。
對于這一問題,南京市停車辦副主任劉國強表示,南京地鐵在建設之初是規(guī)劃了換乘停車場,但是這些換乘點建成后,是什么性質?優(yōu)惠政策如何推進?這些問題涉及到地鐵、規(guī)劃、物價等多個部門。因此截至目前,這一措施并沒有實質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