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前語】有這么一群人,他們洞察痛點,捕捉風口,他們與時間做朋友,與競品賽跑,他們享受臺前的輝煌,也在忍耐幕后的煎熬。即日起,中新經緯將推出2017年終策劃之《創(chuàng)“事”企示錄》,每天一篇創(chuàng)業(yè)故事,與你分享從0到1的商業(yè)秘密。
十多年前,已經在無線電行業(yè)有過多年工作經驗的姜化京,面對大數據概念的風起云涌,頓時覺得看到了機會。自從成立上海特金,姜化京有條不紊地孕育著有關無線電的夢想。
公司成立至今已十年有余,他們在前不久才獲得天使輪投資。創(chuàng)始人姜化京對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坦言,“公司發(fā)展的速度的確比較慢,這主要是由于我個人的原因。我從創(chuàng)業(yè)之初就對小伙伴們說,我們寧愿走得慢一點,但一定要活得久一點。”

姜化京在國際電聯2017 ITU Telecom World 大會上代表特金無線領取全球最佳創(chuàng)新獎。受訪者供圖
自主創(chuàng)新,打破外企壟斷
畢業(yè)于華中科技大學無線電專業(yè)的姜化京,是名副其實的科班出身。機緣巧合,在姜化京進入德企三年后,德國公司因其在中國市場的運營成本過高,希望有一個自負盈虧的本地團隊來承擔其中國代表處的業(yè)務。
姜化京抓住了這個機會,于2003年成立了上海特金無線,一家獨立于德企老東家的、全內資的無線電監(jiān)測與定位的民營企業(yè)。
前三年,其主要致力于德國公司產品在中國市場的推廣,以及售后支持。第一次轉折出現在2006年,姜化京介紹,德國人的嚴謹的確成就了其高質量的產品,但其研發(fā)迭代的速度卻無法滿足中國市場對無線電監(jiān)測產品的新需求。這對多年身處行業(yè)一線的姜化京來說又是一次機會。
外企滿足不了的需求,姜化京和團隊自己干。姜化京說,“從2006年到2009年,我們主要在做無線電監(jiān)測數據分析,即頻譜大數據分析軟件的研發(fā)。”
“從0到1”的確不輕松,姜化京回憶稱,“國外的研究,尤其是基礎理論研究方面,確實走在我們前面。我們首先做的就是查閱大量的國際領先的學術研究論文。”除此之外,不論是加班加點“啃”文獻還是自主摸索編軟件,乃至自掏腰包做研發(fā),姜化京對于“不容易”的過程并不愿多言,只是欣慰于團隊最終實現了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產品。
2009年,姜化京和團隊開始了第二次攻關,他們把目標鎖定在無線電監(jiān)測接收機和TDOA無線電定位系統(tǒng)的硬件研發(fā)。
“當時國內使用的這類硬件設備幾乎都依賴于歐洲、美國和日本的幾家大企業(yè),中國市場被他們壟斷。”姜化京說,“我們始終相信,在很多高新技術領域,中國人可能因為起步晚,前期需要依賴進口,一旦中國人突破了技術門檻,就將打破壟斷。”
2012年,姜化京和團隊成員完成了硬件設備原型機的設計。2015年,產品進入市場。據姜化京介紹,其團隊自主研發(fā)的TDOA定位系統(tǒng)可在10秒內給出異常信號的位置,并實現10米到50米的定位精度。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無人機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了一些安全隱患。姜化京和團隊通過對“黑飛”進行系統(tǒng)研究,在2015年自主研發(fā)了無人機管控系統(tǒng)。
“系統(tǒng)可在機場、人流量較集中的城區(qū)等進行布控,一旦有不明無人機進入這些保障區(qū)域,無人機保障系統(tǒng)就會報警,并實時定位無人機的飛行軌跡,讓無人機飛行可視化,給管理部門提供最新的情報信息,防止重大事故的出現。”姜化京介紹道。

特金無線創(chuàng)始人姜化京在2017-ITU 國際通信展向國際電聯秘書長趙厚麟介紹情況。受訪者供圖
創(chuàng)業(yè)15年首獲天使輪融資
談及公司十五年的成長,姜化京坦言“發(fā)展速度的確不快”。他認為,這源于他個人經歷中有關“質量”和“責任”的烙印。
姜化京對產品高質量有著執(zhí)念。他說,“對用戶而言,同樣的產品,從其整個生命周期來看,價格略貴但質量好的更劃算。而對于生產商來說,返工的成本很高,與其回過頭去彌補,不如一開始就一步一步走穩(wěn)。”
大學畢業(yè)后,姜化京工作過的德國企業(yè)的嚴謹態(tài)度,讓他對于產品質量的追求更加執(zhí)著。
身為浙江溫州人,姜化京在成長的過程中見證了許多親戚鄰里經商的實例。而對他影響最大的,是在他初二那年,父親也幾近破產。
“小時候家境好,生活很開心,我的性格也比較開朗。但家庭變故之后,我變得沉默寡言。”姜化京說,父親最終得益于平日里可靠的為人,很幸運地在一群好兄弟的幫助下走出困境。但那段經歷讓他刻骨銘心,也造就了他如今較為謹慎的行事風格。
“我要做一個負責任的人。所謂的負責任,就是要對用戶負責,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如果破產了,對家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基于個人的成長經歷,姜化京從2003年創(chuàng)業(yè)開始,便一直堅持“穩(wěn)步走、活得久”的信念。
談及自己創(chuàng)業(yè)15年的成績,姜化京平靜地表示,“我們離成功還很遠,但至少公司還在。”而對于團隊的研發(fā)成果,姜化京平靜的語氣中透著自豪。
在姜化京看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無線電安全將得到社會更多的重視,從而獲得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同時,自主研發(fā)、打破壟斷將成為無線電行業(yè)發(fā)展的趨勢。他說,目前國內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無線電產品在性能、指標上與國際產品還有一些差距,但差距正在不斷縮小。某些國內產品甚至已經趕上甚至超越進口產品。“我們很有信心讓世界用上我們中國人自己的產品。”姜化京說。(中新經緯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