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玻璃感悟出的人生之道
環(huán)球時報:您14歲輟學,做過放牛娃、賣過白木耳,當過工地炊事員。如今成為跨國公司的董事長。您的成功和自信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來的?
曹德旺:自信必須有良好的心愿、正確的追求、海納百川的胸懷。自信還是不斷完善的過程。1987年我們?nèi)シ姨m一家公司接受技術培訓。那時公費出國,國家每天補助90美元生活費(含住宿費)。如果每天省吃儉用,半個月下來,回國時就可以給家里帶回一個小家電,比如照相機等。所以,當時很多出國考察的中國團隊,出國前一定自帶方便面,希望當?shù)厝A人或接待方多請吃幾頓,節(jié)省開支。但我了解過,如果不買東西,每天90美元足夠我們在芬蘭的開銷。因此,我規(guī)定大家不許帶方便面,也不要外國人請吃飯。不要為了什么勞什子電器在國外把自己搞得太狼狽。洋人不知道我們每個人的名字,但知道我們是中國人。一個人要有人格,一個國家同樣要有國格。國家形象是靠每個中國人自覺努力去維護的。我們團在赫爾辛基的20多天,每天專心致志搞培訓,盡可能多地學知識,從來不要求賣方安排宴請或旅游。臨走前,那家公司的總裁主動要請我們喝雞尾酒。我問為什么,他說,我在你們身上看到了為中國未來做玻璃的人。
我把一家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發(fā)展成跨國集團,自己從一文不名的貧苦青年成長為董事長,真可謂天道酬勤,這讓我深刻體悟到“發(fā)展自我、兼濟天下”的真實意義。我前年寫了一本傳記《心若菩提》,記載了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過程,里面的人都是真名實姓。我希望給年輕一代提供一些可借鑒的東西,以報答我們的國家。
結(jié)語:結(jié)下半生緣的玻璃給了曹德旺不一樣的人生感悟。在《心若菩提》中,他做了一個頗有深意的比喻。受到外力撞擊后,普通玻璃破損處鋒利如刀,而汽車安全玻璃化作豆粒大小的碎片,不傷人。使用真空鍍膜技術的高檔汽車玻璃,即使玻璃破碎,膜還附著其上。有先哲將世界稱為“名利場”,古往今來,名利場下埋葬多少英雄好漢?名利之科學,取得有如真空鍍膜技術。雖沐“名利場”中,卻鈍化氣場輻射。似有若無,于在或不在之間,是謂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