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6年4月25日,京劇表演藝術(shù)家梅葆玖在北京因病去世。和他情如姐弟的著名演員盧燕26日在美國洛杉磯通過微博發(fā)表文章《懷念我的玖弟,我最親愛的玖弟走了》,稱“你在的時候,我每次回國都是探親,你不在了,我的回國只剩訪友”,“垂垂老矣,心緒難平。不敢再想,淚目千行。情同手足八十載,而今再唱無人和。我最親愛的玖弟,我永遠懷念你”,讀之令人落淚。

盧燕微博截圖

盧燕(左一)梅葆玖(右一)與梅蘭芳合影

晚年的盧燕和梅葆玖

我最親愛的玖弟走了,寄爹(梅蘭芳博士)和香媽(福芝芳,母親的金蘭之交)最小的孩子,梅派藝術(shù)的傳人。他走的太突然,甚至沒有留下一句話,遽然作別,留下親人們無限的哀思。
此刻的我,獨居在洛杉磯的家中,偌大的空蕩蕩的屋子,母親的相片端放在幾案上,她的眼神溫暖慈祥,我們互相凝望,仿佛回到了七十年前的那個夏天。
在上海的吳淞口碼頭,我和母親將赴美投奔我的姐姐,梅家的親人們正為我們送行,大家依依惜別,久久不肯離去,直到我們被催促著上船。就在那時,玖弟趁大人們不注意,偷偷的往我手里塞了一個東西,調(diào)皮的眨了眨眼睛就跑開了。等我進了船艙坐下,發(fā)現(xiàn)是一個紅色的紙封,里面包著五美元。我知道,那是玖弟存下的壓歲錢,他一直不舍得花的美元,竟然悉數(shù)給了我。
位于上海思南路121號的梅公館,我和母親住了十年,直到后來我們遠渡重洋。正是這座三層的法式洋房,成了我少年時代的避風港灣,因為鞡鞡(葆玖的外祖母)和香媽親人般的溫暖,因為梅先生家長般的教誨,因為梅家兄妹手足般的情誼。
往事歷歷,想起的都是動蕩歲月里的寧靜美好。
梅府的歲月,正是梅蘭芳先生蓄須明智的時候,記得小樓門前的滿園春色,記得梅華書屋的整堂書香,記得葆玥和葆玖學戲時的琴聲悠揚。調(diào)皮的葆玖因為年紀小玩心重,常常偷偷的溜走,師傅閑著就會教我唱。記得十八歲的我和十歲的葆玖一起登臺在上海的黃金大戲院演出,那是葆玖第一次登臺,他唱的是《三娘教子》里的薛琦哥,我唱的是《二本虹霓關(guān)》,梅先生則在臺下當起了聽眾。
大半個世紀過去了,這一切仿佛是昨日的光景,在耳畔呢喃,在腦海浮現(xiàn)。這些年里,我們姐弟倆時常約了一起聊戲、唱戲、聽戲,還去好多地宣講,弘揚梅派藝術(shù)??墒蔷恋埽乱淮位貒?,你在哪兒呢?你在的時候,我每次回國都是探親,你不在了,我的回國只剩訪友。
今年二月里頭,你專程到上海,給我慶賀九十歲生日,你說等我過百歲生日,你給我唱《麻姑拜壽》。似乎就是昨日的相約,怎么就食言了呢?
垂垂老矣,心緒難平。不敢再想,淚目千行。
情同手足八十載,而今再唱無人和。我最親愛的玖弟,我永遠懷念你。
盧燕淚筆于洛杉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