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jù)《滿文老檔》記載,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喜塔拉·額穆齊夢見天眼大開,一只有雪白羽毛和金爪子的神鷹飛出來,直撲自己懷里,于是懷孕了。額穆齊懷孕十三個月仍然不生,于是有人懷疑是惡鬼鉆入她的肚子里作祟,便把她扔進深山。剛進深山,孩子就出生了,當時風雨大作,多虧五只色彩斑斕的猛虎保護,母子倆才得以不死。
額穆齊的丈夫愛新覺羅·塔克世將這個孩子起名為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滿語里意為“金子·野豬皮”。努爾哈赤是女真貴族世家出身,童年過著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生活,十歲那年,努爾哈赤的母親突然去世,努爾哈赤的美好生活從此結(jié)束。后母整天指桑罵槐地罵努爾哈赤,把他看作家庭包袱,一直欺負他。努爾哈赤默默忍受著,從不為自己辯解,也沒有反抗。秦始皇、朱元璋、希特勒、斯大林、努爾哈赤,他們小時候都有過長期的受虐經(jīng)歷。痛苦使人深刻,但生活中會失去歡樂,深刻就容易走向冷酷。未經(jīng)歡樂滋潤的心靈太硬,會缺乏愛和寬容。日后努爾哈赤在遼東的暴行,與他早年的經(jīng)歷不無關(guān)系。
十五歲時,后母的長期虐待,最終使努爾哈赤徹底離家出走。據(jù)《清太祖武皇帝實錄》記載,努爾哈赤“鳳眼大耳,面如冠玉,身體高聳,骨骼雄偉,言詞明爽,聲音響亮,一聽不忘,一見即識,龍行虎步,舉止威嚴”,總之,一切能用的好詞都給他用上了,但當時離家出走的努爾哈赤絕不是這個樣子,他已無家可歸,單打獨斗,無非是每天采蘑菇充饑。當然,在深山里他是遇不到采蘑菇的小姑娘的,不過倒是總能見到人參,餓了啃兩口人參,難怪日后身體好。
遼東的夜晚寒氣逼人,吹打著蜷縮在窩棚里的努爾哈赤。白天的勞作帶來的疲憊沖淡了寒冷,努爾哈赤在窩棚里發(fā)出的鼾聲與遠處東北虎的咆哮組成了山林里的二重奏。每天與東北虎和狗熊做鄰居,努爾哈赤日后征伐東北的膽略就是在這個時候練出來的。風餐露宿、雨暴風狂,這樣的艱苦生活,成為努爾哈赤獨自生活的主旋律。
如果長期如此生活,努爾哈赤怕是會變成野人,幾個月后,努爾哈赤帶著弟弟舒爾哈齊投奔到姥爺、建州右衛(wèi)指揮使王杲那里。
建州女真諸部中,王杲勢力最強,萬歷二年(1574年)他大舉犯擾遼陽、沈陽。明朝遼東都督僉事李成梁率兵進剿王杲所在的古勒寨(今遼寧新賓上夾河鎮(zhèn)古樓村),李成梁的軍隊號稱有六萬人。在中國古代打仗,“號稱”是很有學問的,如赤壁之戰(zhàn),曹操兵力二十多萬,但號稱八十萬,這個號稱就比較離譜。而淝水之戰(zhàn),前秦苻堅兵力有八十七萬人,號稱百萬,這個號稱就比較靠譜。那么李成梁這六萬人究竟是離譜還是不靠譜,由于歷史資料的缺乏,顯然,歷史學家們都沒譜了。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兵不在多而在精。
李成梁的六萬車騎攜帶炮石、火器分兵圍攻王杲營寨。李成梁一聲令下,明軍敢死隊手拿戰(zhàn)斧砍斷數(shù)重城柵,而后火炮齊發(fā),轟擊營寨。王杲也不會束手待斃,他讓守軍用滾木礌石砸向明軍,明軍一個個被砸得鼻青臉腫。李成梁大怒,火炮的爆炸力是有限的,但如果來個火燒連營,那么威力就是無限的了。李成梁令部下縱火,東北森林密集,一點火就是沖天大火,寨內(nèi)房屋、糧秣焚毀,李成梁趁勢率軍殺進營寨,王杲慘敗。
努爾哈赤和弟弟舒爾哈齊就在古勒寨,他們二人跪在李成梁的馬前,痛哭流涕,乞求免死。殺人如麻的李成梁見努爾哈赤相貌不凡,便動心沒有殺他,把他和舒爾哈齊用作自己的親兵。從此努爾哈赤開始廣泛接觸漢人,學會了漢字,熟讀《三國演義》和《水滸傳》,日后他行軍打仗時的謀略可以說就得益于在李成梁身邊的熏陶。
努爾哈赤的姥爺王杲跑了,此時如果王杲明智的話,應(yīng)當趕緊裝孫子,積蓄力量以待時機,不斷慫恿對方放松警惕而自己一直保持高度警惕。不過王杲此時的表現(xiàn)顯然就有些缺心眼了,他在自己的部隊元氣大傷的情況下,于萬歷三年(1575年)再次對明朝發(fā)起攻擊。不作死就不會死,既然作死,就一定會死。李成梁將王杲殺得大敗,王杲只身騎馬逃跑,起初穿一件紅色的衣服,此時的王杲可以說與《三國演義》里的曹操和馬超作戰(zhàn)時犯了同樣的錯誤,打仗時穿得太顯眼很容易吸引敵軍狙擊手的注意力,從而被干掉,不過歷史上曹操的割須棄袍是《三國演義》虛構(gòu)的,而王杲這次則是真的。明軍對身穿紅袍的王杲窮追不舍,王杲趕緊與別人換了衣服,結(jié)果那個人成了明軍的俘虜,王杲自己則得以逃遁。
此時建州女真已然沒有王杲的立身之地,他投奔海西女真哈達部首領(lǐng)王臺。王臺一向忠于明朝,縛王杲,獻朝廷。王杲被綁到北京,萬歷皇帝親自登上午門城樓,命將王杲“磔尸剖腹”。
史書上沒有記載努爾哈赤得知姥爺被凌遲剖腹后的心情,主流說法都是努爾哈赤在自己的父親、爺爺被明軍誤殺后心中種下仇恨的種子,但我更認為,王杲的慘死才是努爾哈赤仇恨的起點,在努爾哈赤被后母虐待了五年之后,是王杲收留了他,而努爾哈赤在王杲這里的兩年時間目睹的都是明朝對王杲的圍剿,剛有容身之處的努爾哈赤又無依無靠了,我們沒有理由不認為這是努爾哈赤種下對明朝仇恨的起點。
當然,努爾哈赤表面上依舊對李成梁恭順如初,不過,他相貌堂堂的外表卻牽動著李成梁的小妾的心,最終還險些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一天晚上,正在洗腳的李成梁對自己的小妾說:“我之所以官至總兵,就因為腳上長了七顆黑痣。”
小妾不以為然地說:“努爾哈赤腳上也長了七顆痣,而且是紅痣!”
李成梁聽后大驚失色,因為他剛接到萬歷的圣旨,說欽天監(jiān)夜觀天象,東北方向有天子氣,七顆紅痣正是所謂的“天子相”。李成梁當即下令,天明時將努爾哈赤押解京師問斬。
這位小妾深悔自己無意中為努爾哈赤帶來殺身之禍,于是她趁李成梁睡著后起身去找努爾哈赤,向他說明原委。努爾哈赤趕忙騎一匹大青馬逃走,與他一起逃走的還有努爾哈赤最喜愛的一條大黃狗,而這位小妾則在李府一棵柳樹上懸梁自縊。
第二天早上,找不到努爾哈赤的李成梁大為光火,他發(fā)現(xiàn)小妾吊在柳樹上的尸體后,立即明白了,他下令扒了小妾的衣服,在裸露的尸體上打四十大板,而后派兵追趕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騎大青馬狂奔,大青馬很給力,所以有一種傳說,說努爾哈赤發(fā)誓今后自己如果稱帝的話,國號就叫大清。
大青馬最終因日夜兼程累倒,努爾哈赤只得帶著大黃狗步行,自然被李成梁的追兵漸漸趕上。步行者PK騎兵,勝負已定,就在此時努爾哈赤突然發(fā)現(xiàn)一棵空心的枯樹,他趕忙抱著大黃狗鉆進去。奇怪的是,許多烏鴉很快也落在這棵樹上,烏鴉聚集,使得追兵相信枯樹里面無人,而大黃狗也很通人性,追兵靠近的時候始終一聲不吭,努爾哈赤就這樣死里逃生。
追兵漸漸走遠了,努爾哈赤從枯樹里爬出來,鉆進了蘆葦叢生的荒草地,此時極為疲憊的努爾哈赤沉沉睡去。不知過了多久,一無所獲的追兵原路返回,如果按之前那樣,追兵根本無法向李成梁交代,而如果一把火把這一片都燒了,然后上報說努爾哈赤已經(jīng)被燒死,那么事情就好辦多了。
追兵累了一天,放完火后就走了。熊熊烈火燃起,居然都沒能讓努爾哈赤醒來。也難怪,努爾哈赤小時候就是在山上與東北虎和狗熊做鄰居的,虎嘯熊吼都難以把他嚇醒,更何況是火焰燃燒的噼啪聲??粗瑺柟嗪艉舸笏?,大黃狗著急了,它拼命叫喊,最終喊醒了努爾哈赤。努爾哈赤帶著大黃狗沖出火海,死里逃生。
正是此次脫險,使得努爾哈赤稱帝后確立了許多滿族的民俗。滿族每年在黃米下來的時候都要插柳枝,為的就是紀念那位在柳樹上懸梁自縊的李成梁的小妾。滿族人的院落里都立著一根一丈多高的木桿,桿上掛著食物以給烏鴉吃,就是為了感恩烏鴉。滿族忌諱殺狗,不吃狗肉,不穿狗皮做的衣服,不戴狗皮帽子,為的是感恩那條大黃狗。(滿族史料《罕王傳說》)
努爾哈赤重新走進山林,隱姓埋名,而李成梁也漸漸忘記了努爾哈赤的存在,直到萬歷十一年(1583年),王杲的兒子、努爾哈赤的舅舅阿臺(阿臺娶了努爾哈赤的堂姐,所以阿臺也是努爾哈赤的堂姐夫)在古勒寨再次做大,李成梁認為阿臺終究是個禍害,于是率軍攻打古勒寨。這次李成梁不像上次那樣先是戰(zhàn)斧砍斷城柵,然后火炮轟擊,最后火攻。由于前兩者不管用,此番李成梁直接火攻,但火攻兩晝夜未能攻克。此時建州女真蘇克蘇滸河部圖倫城的城主尼堪外蘭為討好李成梁,引導(dǎo)明軍到古勒寨,攻打阿臺。阿臺之妻是努爾哈赤的堂姐,也就是努爾哈赤的爺爺覺昌安的孫女。覺昌安見古勒寨被圍日久,想救出孫女,又想勸說阿臺歸降,就同兒子塔克世(努爾哈赤他爸)到了古勒寨勸降。
不知是覺昌安的口才太差,還是阿臺的態(tài)度太堅決,總之勸降失敗,而此時李成梁派來的使者來催促,希望盡快解決問題。于是尼堪外蘭在城下高聲喊話:“天朝大兵既來,你等如若抵抗,定被殺得片甲不留,汝等不如殺阿臺歸順。太師(李成梁)有令,若能殺阿臺者,即為此城之主!”
女真這樣的漁獵民族很實在,既然殺了阿臺就是此城之主,于是所有人都奔著阿臺的人頭去了,阿臺很快被殺死,古勒寨被拿下。
這些漁獵民族降而復(fù)叛是常事,李成梁下令“誘城內(nèi)人出,不分男婦老幼盡屠之”,這其中被殺的包括努爾哈赤的堂姐、爺爺覺昌安、父親塔克世,明軍共斬殺2222人,4個“2”的斬首結(jié)果預(yù)示著什么?明朝二死了?不!從這一刻起,明朝徹底為自己埋下了掘墓人。
驚聞噩耗,努爾哈赤前去質(zhì)問明朝官員:“我父親、爺爺為什么被害?你們是我不共戴天的仇人,你們還有什么話說?”
明朝官員的回答是:“非有意也,誤耳!”
對于一個母親早已去世的人而言,自己的父親和爺爺同時被殺,原因只是誤會的回答,任何一個人都是無法接受的。努爾哈赤的爺爺、姥爺、舅舅(堂姐夫)、舅母(堂姐)、父親,一家五位親人被明朝殺害,此時努爾哈赤的心情想必與伍子胥得知父兄被楚平王車裂時心情一樣,恨不得有朝一日帶兵殺來,手刃仇人。但不一樣的是,伍子胥身上更多體現(xiàn)的是儒家從道不從君、為父報仇天經(jīng)地義的理念,而努爾哈赤身上則是一種無可調(diào)和的民族仇恨。
掀起沖天大火的往往只是一絲火星,想見微知著、洞若觀火,真的太難了,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哪一絲火星會燃燒,哪一片云彩會下雨。
就因為這該死的一個人——王杲,不該死的兩個人——覺昌安、塔克世,明朝敲響了自己的第一聲喪鐘。
殺人如麻的李成梁沒有把努爾哈赤變成這次戰(zhàn)斗的第2223顆人頭,他也沒有因為努爾哈赤的自投羅網(wǎng)而殺他,李成梁或許早已想通,單憑腳上有七顆紅痣就斷定眼前這個壯碩的蠻夷之徒今后能當天子,顯然是不太靠譜的。越是行軍打仗的人,越是唯物主義者,越只相信自己的判斷而不是什么無厘頭的天子氣。于是李成梁給了努爾哈赤三十份敕書,三十匹馬,并任命努爾哈赤為建州左衛(wèi)都指揮使。
敕書就是貿(mào)易許可證。此時,明朝跟蒙古人開放互市,有貿(mào)易,因為明朝可以從蒙古人那里買到馬,而明朝跟女真人做生意能買到什么?蘑菇?這個太常見了,狗熊?這個有用嗎?東北虎?——所以,明朝不愿意跟女真人做定期貿(mào)易,只是對于特定的招撫對象才頒發(fā)敕書允許其貿(mào)易,三十份敕書就是允許努爾哈赤干三十筆買賣的憑證。
努爾哈赤收下了敕書、馬和建州左衛(wèi)都指揮使委任狀,回到家中(森林中的小木屋,可能跟動畫片《熊出沒》中光頭強的住所差不多),召集族人,殺牛祭天,拿出祖上流傳下來的十三副鎧甲,宣布起兵,這一年,努爾哈赤二十五歲。當然,努爾哈赤的起兵并不是要跟明朝撕破臉,畢竟王杲、阿臺的前車之鑒不遠,他的起兵指的是從此自立門戶,有自己的獨立軍隊,槍桿子里出政權(quán)。
就在努爾哈赤起兵的同時,李成梁卻在不斷為他掃清障礙,此時努爾哈赤的作為在歷史上可以忽略不計,但李成梁的行動則對于日后整個中國歷史有巨大影響。
李成梁認為,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邊患永遠不可能解決,人是殺不絕的,只要人在,就能反叛,就如魯迅在《花邊文學》所說:“一勞永逸的話有是有的,而一勞永逸的事卻是極少的。”李成梁唯一能做的就是哪個強大就干掉哪個,始終維持動態(tài)均勢平衡。
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中,建州女真最強者王杲已經(jīng)被干掉,野人女真還沒進化好,完全對人類不構(gòu)成威脅,于是李成梁將打擊的目標對準了海西女真。海西女真主要分為四部——葉赫部、哈達部、烏拉部、輝發(fā)部。其中實力最強的是葉赫部。所以李成梁用兵的重點就指向了葉赫。
公元1583年12月,李成梁利用葉赫貝勒清佳努和楊佳努到開原進行一次馬市貿(mào)易的機會,事先在貿(mào)易地點埋下了伏兵。葉赫部來了兩千人,守軍攔住他們,“你們?nèi)颂嗔?,不能全部入城?rdquo;清佳努是個實在人,既然你不相信我,那我就只帶三百人入城,可是當他入城后,卻發(fā)現(xiàn),這里沒有商人,沒有小販,只有一片空地。
清佳努腦子里猛然浮現(xiàn)出三個字——上當了。突然一聲炮響,明軍從四面殺出,三百葉赫部當場全軍覆沒,城外明軍也殺出,此戰(zhàn)明軍斬首一千二百五十二人,奪馬一千零七十三匹。葉赫部元氣大傷。萬歷十五年(1587年),李成梁進攻哈達部,也將其殺得大敗,至于烏拉部、輝發(fā)部,實力弱小,不在李成梁的兵鋒之列。
萬歷十六年(1588年),李成梁再度出兵葉赫,作戰(zhàn)最勇敢的是沈有容,他接連斬殺敵軍數(shù)人,所乘戰(zhàn)馬中箭而死,又換了兩次馬,皆被敵兵箭矢所傷,沈有容的右腿也中了一箭,一下子站不起來了。可是葉赫的士兵因為見他鎧甲鮮亮,沒有殺他,用撓鉤將他鉤住,想要拖他入城,把鎧甲從他身上扒下來后再殺他。女真人素缺鎧甲,像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也算一部之長,卻也僅留下遺甲十三副。就在千鈞一發(fā)之際,寧遠副將祖成訓(xùn)殺到,救了沈有容一命。收兵后第二天再戰(zhàn),沈有容用紅夷大炮炮轟葉赫部的營寨,很快將敵營炸塌了,最終葉赫部乞降。這場戰(zhàn)斗其實就是明史上很平常的一場戰(zhàn)斗,我真正想說的是沈有容,正是他日后在臺灣打退日本人,從荷蘭人手中兵不血刃收復(fù)澎湖列島,當然,這是后話。
在李成梁打擊女真出頭鳥的同時,努爾哈赤在李成梁面前拼命表現(xiàn)自己的忠誠,《山中聞見錄》記載努爾哈赤“隸成梁標下,每戰(zhàn)必先登,屢立功,成梁厚待之”。
不只是立功,據(jù)《明實錄》記載,努爾哈赤把弟弟舒爾哈齊的女兒嫁給了李成梁的兒子李如柏做妾,故而當時有百姓說“奴酋女婿做鎮(zhèn)守,未知遼東落誰手”。
努爾哈赤還經(jīng)常給李成梁送禮,東西是一車車地拉,用孟森《清史講義》的話說,“太祖(努爾哈赤)之求媚于成梁,自亦無所不至”。
而李成梁本人此時也日漸腐化,據(jù)王一元《遼左見聞錄》記載,李成梁的家院“附郭十余里,編戶鱗次,樹色障天,不見城郭;妓者至二千人,以香囊數(shù)十綴于系襪帶,而貫以珠寶,一帶之費,至三四十金,數(shù)十步外,即香氣襲人,窮奢極麗”。
《明經(jīng)世文編》卷四二八中,侯先春《安邊二十四議疏》記載了李成梁家丁的胡作非為:“每丁軍所至,城堡騷然,酒食盡出于民家,婦女多遭其淫辱。馬蹄經(jīng)過,雞犬一空。民謠有云:若遭建虜(努爾哈赤)還有命,若遭家丁沒得剩。”
此時努爾哈赤的所作所為與李成梁截然相反,他在不斷打著李成梁的旗號去吞并建州女真其他各部,萬歷十三年(1585年)在渾河南岸努爾哈赤率步騎五百,征討哲陳部。時洪水泛濫,行軍困難,努爾哈赤遂令眾兵回寨,只帶八十人繼續(xù)北進。努爾哈赤所派偵察兵未能及時報告敵情,八十騎兵行至渾河附近時,他才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面前的是哲陳部八百敵軍。
如果是一萬人面對十萬人的話,打起仗來只要用兵得當,將略過人,其實還是有希望取勝的,而八十人面對八百人就不一樣了,重量級的差別使得兵法在此時用不上了,加一起不足一千人,這更像是打群架而不是打仗,打架講究人多,打仗才講究兵略。打架時有本葵花寶典即可,而打仗時才用得上《武穆遺書》。
努爾哈赤親執(zhí)大旗率先進戰(zhàn),率領(lǐng)八十人沖殺八百敵軍,結(jié)果顯而易見,敵陣巋然不動。
怎么辦?跑?豈能跑得掉!努爾哈赤橫下心來率弟弟舒爾哈齊和兩名勇士,共四人殺出包圍,掉頭拈弓搭箭,連續(xù)射死二十多人。
與此同時,他派人去報知那回軍的五百人,讓他們快速趕來。敵軍因努爾哈赤連續(xù)射死二十多人,無一人敢靠近,陣營大亂,紛紛渡河逃命。
努爾哈赤稍作休息,待自己的五百名部下趕到,繼續(xù)追敵,全殲八百敵軍。
努爾哈赤以四人擊敗敵軍八百人,創(chuàng)造戰(zhàn)爭史上奇跡。

本文摘自《大清棋局:明亡清興卷》 劉澍著 四川文藝出版社 上市日期:2016年3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