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的燒烤竹簽往上一插,很方便,也挺有趣。”6日下午,廈門白城沙灘,一名游客拿著小吃竹簽投放到竹簽回收點的稻草人身上。上周五,在白城沙灘的一處垃圾回收點,出現(xiàn)了2個稻草人,邊上還立著一塊文明標語立牌,立牌上寫著“文明旅游、竹簽回收”,引來不少市民游客圍觀。(8月7日《海峽導報》)
□老夔
這真是個有趣的創(chuàng)意。在沙灘附近吃燒烤擼串是一件非常浪漫和愜意的事情,但是擼串過后剩下的竹簽往哪去,沙灘的管理者往往憂心忡忡。因為在沙灘上隨手一扔,埋在沙里不僅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更形成安全隱患,若是光腳在沙灘游玩,一不留神就會被竹簽傷到腳。而這個問題已經不止一次出現(xiàn)在廈門的媒體上。對此相關部門想出了許多辦法,可謂費盡了心思,盡管也有一定的成效,但目前來看還是問題多多。
而現(xiàn)在,學習諸葛孔明的“草船借箭”,一個稻草人就可能解決問題。當然,如果一個不夠的話,那就是再來一個。所以我們看到,兩個憨態(tài)可掬的稻草人“站立”在沙灘上,似乎搖搖擺擺,又似乎在向人們爭愛邀寵。人們享受過燒烤的美味后,將手里剩下的竹簽隨手往稻草人身上一插,自己手上干凈利索了;再看稻草人,仿佛忽悠了曹操的箭友,被插過后還得意洋洋,繼續(xù)向人們搖晃著身子。
人們在稻草人身上發(fā)現(xiàn)了趣味、挖掘出了快樂,更在快樂中完成了竹簽的集中,達到理想效果,可謂一舉多贏。有趣也是“生產力”,這不僅讓我們耳目一新,也帶給了我們許多的聯(lián)想和啟迪,原來棘手的問題換個角度,也可以這么輕松化解。沙灘竹簽可以這樣,其他問題也可以借鑒一下,在解決城市管理的各種難題時多些創(chuàng)意和創(chuàng)藝。如此以來,必將讓我們的身邊多一些驚喜,也讓我們的城市多一些風趣和幽默的因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