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海燕
一位父親離家出走21年,因涉嫌盜竊在廈門被拘留,沒想到警方發(fā)出的拘留通知書,竟成了遠在山東老家親人們尋親的線索,他們不遠千里前來團圓。
在禾山派出所里,21年未見的父子終于見面了,緊緊擁抱在一起??吹介焺e多年的親人,男子田某也心軟了,答應(yīng)與兒子一同返回老家。(2月9日臺海網(wǎng))
一紙“拘留通知書”引出這個故事的開頭,在外人看來,這樣的開頭實在不美好,甚至對很多人來說應(yīng)該是很難堪的。但是,這個尋親故事的后續(xù)發(fā)展還是很感人、很溫馨,同時也給人們很有價值的啟迪。
該男子是因為家庭矛盾離家出走的。假如當(dāng)年的出走是暫時的散散心,那倒也罷了??墒?,他一走21年。歲月匆匆,人生苦短。人生有多少個21年?他錯過孩子的成長,錯過家庭許多的小美好,也錯過與家人同甘共苦的機會,自己在外顛沛流離,親人在家牽腸掛肚。別的不說,在那漫長的歲月里,他沒有挑起自己該挑的擔(dān)子,對孩子,他是有虧欠的。
我們不知道面對拘留通知書,孩子是否有過埋怨有過不滿,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骨肉親情大如天,他來了,從千里之外的山東奔赴廈門。在外人眼里,通知書或是一種恥辱,但在孩子、在家人心里,它卻是尋親的珍貴線索,是維系親情信息的橋梁。而當(dāng)年的家庭矛盾,在父子緊緊相擁的那一刻,想必再大再沉的“矛盾”,也放下了、釋然了。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年因為家庭矛盾離家出走的事情時有出現(xiàn),而且,其中不乏學(xué)生娃。牙齒和舌頭都有打架的時候,哪怕是一家人,也可能在某些問題上有分歧有矛盾,有的時候,也可能讓人氣急敗壞、忍無可忍,然而,鬧歸鬧,氣歸氣,冷靜之后,親人就是親人,打斷骨頭都連著筋。假如因為一時之氣像這位男子一樣長期漂泊,那肯定是一種雙向的折磨。
為這一幕團圓劇點贊,也希望我們在處理家庭矛盾時,多一點理性少一點任性,多一點牽掛珍惜少一點輕率放縱。親情是美好的,也是最能夠經(jīng)受時間考驗的,其實,我們永遠都可以相信親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