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之如 沈建海
房產是百姓最重要的資產,辦理不動產登記更是事關民生的大事。然而,在內蒙古自治區(qū)烏蘭察布市集寧區(qū),有的群眾到不動產登記大廳跑了4趟,歷時44天才拿到房本;但有的人找“黃牛”代辦,花500元后竟能在1天內“神速”出證。(9月4日新華網)
同樣是辦證,差距咋會這么大,如此“人間奇跡”是怎么造就的?國務院第八次大督查第五督查組赴此地暗訪發(fā)現(xiàn),當?shù)夭粍赢a登記中心工作人員涉嫌與“黃牛”勾結,不當牟利。
在公共服務和公共管理領域,大部分工作人員兢兢業(yè)業(yè)、勤勤懇懇,但確實也有一部分發(fā)現(xiàn)了自己工作崗位的額外“含油量”,并使之服務于私下的“創(chuàng)收”中。在他們的“創(chuàng)收”中,損害的是人民的利益,是政府的形象。
像這里,事情穿幫了然后就清楚了,就知道“工作人員”把辦證的簡單程序盡量復雜化的目的:拖它一個半月也辦不好,逼得你非去花一筆額外錢找“旁門左道”求“黃牛”幫忙。而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大部分人很可能一開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如此一來在他們抱怨與來回奔波的過程中,當?shù)氐恼蜗笤趺纯赡懿皇苡绊懀?/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