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國鵬
早在2016年,廈門市市政園林局曾向媒體表示,探索園博苑、植物園逐步向本地市民免費開放。不過,時間過去將近兩年,導(dǎo)報記者走訪了廈門植物園、園博苑和廈門市市政園林局等相關(guān)部門,得到的答復(fù)是:目前兩個公園的免費開放工作還在推進中。(7月25日《海峽導(dǎo)報》)
兩年的時間過去了,花謝了好幾茬,黃花菜涼了好幾回,但市民眼巴巴盼著的免費開放依然還是停留在口頭上。“無奈是一張薄薄的門票,公園在這頭,市民在那頭”,咫尺天涯的滋味,想想就不舒服。
的確,植物園和園博苑的情況比較特殊,要做到免費開放不是簡單地敞開大門就萬事大吉,背后的關(guān)系需要理順,問題需要解決,這都需要花費力氣耗費時間,市民也可以理解。不過,再怎么說,也不至于要用兩年時間吧?這么長的時間里,究竟做了哪些努力,解決了哪些障礙,是不是該拿出來曬曬?
相關(guān)部門再次重申“目前兩個公園的免費開放工作還在推進中”,也就是說,免費開放還是要有的,但還需要時間。不過很顯然,市民固然沒有耐心再等一個兩年,更不希望是這么稀里糊涂地默默等候。一個籠統(tǒng)的“還在推進中”顯然不能讓大家滿意,那么,能不能列出一個更加詳細(xì)的時間表?講一講影響免費開放的問題有哪些?管理部門想怎么解決?要把所有障礙都清除需要大約多長時間?
時間表是一定要有的,因為時間表也是軍令狀,任何一個步驟不能如期完成,市民都可以在第一時間追問,并可以讓管理部門感受到來自各方的壓力而真真正正行動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