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林
家住思明區(qū)嶺兜一里的老阿婆失聯(lián)一天一夜,引發(fā)全城大搜索。6月19日上午,導報記者從曙光救援隊獲得好消息,老人在集美被人認出,帶回家中。歷經兩天兩夜,在眾多好心人的幫助下,老人終于回到家人懷抱。(6月20日《海峽導報》)
全城大搜索,無數(shù)熱心市民費心費力,僅僅是曙光救援隊前后就出動了160多人次,代價不可謂不大。如果只是冷冰冰地計算經濟成本,對某些人來說顯然是有些“賠本”了。不過,賬可不是這樣算的。就像救援隊長王剛說的:“如果這是你的親人,還會覺得不值得嗎?”
在廈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只是說說而已,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一個全城尋人,見證了暖城的溫度,進一步喚醒了市民的愛心。這一事件也會成為廈門的城市記憶,貢獻綿長的溫度,反哺每一個市民。今天的一切讓我們進一步相信,有熱心的市民,有不計成本付出的志愿者在身邊,無論遇到什么危難,我們都不會孤獨,都會有人和我們一起擔當。相對于這種城市信心來說,今天的付出豈止是“值得”,它得到的回報簡直是無價之寶。
全城大搜索,又一次見證愛心與熱心在我們廈門的深厚基礎。廈門美麗、文明、優(yōu)雅、有溫度,而這一切的關鍵,就是有著默默地付出的,而不是簡單地計較是不是“值得”的市民們。
在去年9月30日召開的廈門會晤籌備和服務保障工作廈門市總結會議上,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裴金佳感謝全體廈門市民的時候用了六個字,“可親可敬可愛”。事實證明,廈門人的“可親可敬可愛”表現(xiàn)在重要的歷史時刻,也表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每一個需要站出來的時刻。
阿婆終于回家,一切都塵埃落定,熱心的市民們又悄悄地隱入這個城市的各個角落。但請相信,他們并沒有走遠,一旦有需要,依然會再一次“一支穿云箭,千軍萬馬來相見”。原因無他,只為我們都有著一腔道義的熱血,都是值得自豪的廈門人。

